天氣越來越熱,茶飲料成了熱銷產品。不過,記者走訪發現,很多茶飲料的成分表中都不見“茶多酚”的蹤影。
市民買茶飲料,只看“口味好”
昨日,記者走訪了本市大型超市,在飲料區,各種茶飲料足足占了一整個展示區。除了比較常見的綠茶、紅茶外,還有鐵觀音、烏龍茶、茉莉花茶,另外還包括奶茶等包含茶的飲料。據經常兼職干促銷的小王介紹,每到夏天,這些茶飲料公司就會招聘很多促銷員,在商業街、鬧市區進行促銷,“一般夏天賣得很好。”
在很多茶飲料的成分中,大多數會標明有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檸檬酸鈉、維生素等,但并沒有看到和茶葉成分相關的內容。記者了解到,與茶成分相關的是“茶多酚”的含量。記者在一家超市看到9種茶飲料,只有兩種茶飲料在顯著位置標明“茶多酚大于等于200毫克/千克”“茶多酚大于等于180毫克/千克”。
據茶葉專家介紹,茶多酚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還具有解毒和抗輻射作用,不過大多數消費者卻不知情,“哪個口味好就喝哪個,從沒注意過茶多酚的含量。”
茶多酚含量低,只算茶味飲料
各種茶飲料中茶多酚的含量是有國標可依的。我國茶飲料國家標準(gb21733-2008)規定,茶飲料(茶湯)中茶多酚含量為:綠茶茶多酚含量應為500毫克/千克;烏龍茶茶多酚含量應為400毫克/千克;紅茶、花茶以及其他茶茶多酚含量應為300毫克/千克;果汁、果味類及奶、奶味類調味茶飲料茶多酚含量應為200毫克/千克;碳酸類調味茶飲料茶多酚含量應為100毫克/千克。
不過,由于這項國標并非強制性的,所以并沒有強制讓企業將茶多酚的含量標注在產品包裝上。專家提醒,茶多酚少于國家標準的,不能算是茶飲料,而是茶味飲料。選擇茶飲料要挑選茶多酚含量高、其他添加劑少的,這樣才能達到保健的功效。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