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理應是刀魚捕撈的旺季,可長江鎮江段的刀魚捕撈產量卻毫無起色。
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無錫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劉凱研究員分析,今年長江江蘇段刀魚較去年減產約1/3,長江鎮江段下降幅度較其他江段尤甚,達到50%以上。
鎮江人耳熟能詳的“長江第一鮮”刀魚,似乎離我們漸行漸遠。
現狀
產量下降規格偏小
之前,已有漁民預估今年的刀魚將大幅減產,卻沒有充分的事實做依據,而現在,從市漁政部門對鎮江段刀魚捕撈一段時間的監測情況來看,大幅減產已成定局。
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在我市設立有長江漁業資源與環境監測鎮江監測點。
4月19日上午,鎮江監測點工作人員蔣君等人來到丹徒區停泊于潤揚大橋下的蘇鎮漁40001船和蘇鎮漁40002船,對其凌晨捕撈的一網刀魚進行監測,現場看到,一網共捕獲刀魚22條,計重1255克,單尾最重79克,最輕4克,其中50克以上約占2/3。
5月3日下午1時許,在鎮江市漁政監督支隊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無錫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劉凱研究員一行3人,來到長江鎮江段五峰山水域,對長江鎮江段刀魚捕撈進行資源監測,監測人員隨潤州區和平路街道長江村漁船出江捕撈,歷時2個多小時,拖網5公里多,一網共捕獲刀魚7尾,計重441克,單尾最重94克,最輕44克,全在100克以下。
與往年監測結果相比,長江鎮江段刀魚產量下降近50%,規格亦偏小,資源衰減嚴重。
走訪
漁民希望多捕幾天
刀魚產量下降讓漁民們發了愁,他們普遍擔心,作為一年中主要收入來源的春季刀魚生產,將會成為歷史上最壞的年景。
和平路街道長江村圌山組漁民文桂林今年50多歲,捕魚已經有30年了,他和另一名漁民文春華組成了捕刀魚的一對漁船。
4月15日開捕時,文桂林一網下去只有1斤多。現在,一網好點的能有兩三斤,但去年這個時候,他一網下去基本上都是七八斤,好的話要有10斤。
去年,文桂林捕刀魚掙了5萬多元。“去年價格也高,最高的時候賣到1000多元一斤,最低的時候小刀賣27元、28元一斤,但大的還是能賣到200元一斤。今年刀魚的價格下來了,大的只能賣到100多元一斤。”文桂林說。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