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際明父輩是地道的山東人,生長在建陽的他,既有北方漢子爽朗豪氣和堅忍不拔的特質,又有南方人敏銳精明和細膩周到的秉性。他退伍后成為了茶廠工人,繼而轉身為茶行商人,之后轉型為茶廠主人。這位原國營建陽茶廠的下崗工人,如今的福建省京泰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當下正傾心于茶業業態的轉變,由茶廠主人致力做茶界達人。
立軍令狀承包茶莊
1990年,李際明月薪只有四十多元,居然立下軍令狀,通過公開投標,以四萬多元的年承包費,取得了建陽茶廠在北京市設立的外銷點——北京“閩北茶莊”的經營權。創業之初,他睡在茶葉包裝箱、吃在倉庫,甚至一天蹬幾十公里三輪車送貨,敏銳的市場眼光、堅忍的行銷手段,為他事業的發展掘得了第一桶金——承包第一年就為他贏得了十幾萬元的純利潤。
他并沒有小富即滿,而是把收益全部進行再投入。果不其然,次年的銷售額和利潤又實現翻番。后來的日子里,他在北京茶業銷售市場上風生水起,成為中華百年老字號——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穩定供貨商;在北京茶葉市場站穩腳跟之后,他又南下開拓市場,成為上市公司深寶華城食品有限公司等全國知名茶企的供貨商。
從售茶到制茶轉型
十年打拼,他敏銳地覺察到茶市中競相壓質、壓價給茶產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確立了把自身優勢發揮最大、最好,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發展之路,著力打造“一流的茶葉基地品牌”,實現了茶商向茶廠老總的成功轉型。
1998年,他在建陽市設立了“吳裕泰茶葉生產基地”;2001年,他直接引進吳裕泰公司在政和縣投資300萬元辦了京泰茶廠,建立了茉莉花生產基地,任公司的負責人。2006年,注冊成立了“福建省京泰茶業有限公司”。多年耕耘,京泰茶業已是農業部認定的“全國標準茶園(創建)”,被中國茶業學會命名為“茶業科技示范基地”,為福建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制茶方面,費心不少,收獲不小,為保獨特口味和健康功能的玳玳花窨制的“玳玳紅”、為保外形進口尼龍套袋白茶等新品,這些茶葉新寵均有良好的市場認可。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