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部門統計,至5月5日止,景德鎮市早稻已栽插完畢,45萬畝早稻已全部落到實處。其中樂平市35萬畝、浮梁縣7.5萬畝、昌江區2.5萬畝。今年該市早稻生產科技含量明顯提高。一是集中育秧效果好。景德鎮市今年早稻集中育秧面積達1萬畝,其中機插秧和拋秧集中連片5畝以上面積達4036.3畝(機插秧143.3畝,拋秧3893畝);二是拋秧、直播面積增大;三是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達98%;四是農業機械化水平有效提升,今年早稻生產機耕率達95%、機插率達10%。在種糧比較效益下降的情況下,取得上述成績是不容易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農業部門部署早。該市農業局及早召開了糧食生產專題會議,及早部署了早稻生產及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及時將45萬畝早稻的目標任務分解到村組,落實到農戶。春耕備耕期間,市農業部門及時下派春耕備耕督導組,全面深入全市重點產糧鄉鎮,積極督導早稻生產工作,有力地促進了該市早稻播種面積保持穩定。
惠農政策宣傳廣。景德鎮市農業局及時將《二0一三年惠農政策明白卡》發放到農民手中,累計發放1萬余份,積極宣傳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今年農戶種植單季稻畝補94元,雙季稻畝補188元;國家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價格,早稻、中晚稻為132元/百斤,135元/百斤,分別比上年每百斤增加了12元、10元;我省首次啟動了種糧大戶補貼試點項目。這些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較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的種糧積極性。
春耕備耕措施實,該市農業部門積極開展農資打假、農機鬧春等活動,全市共出動農業執法人員達200余人次,檢查農資經營戶155家,有力凈化了景德鎮市農資市場。同時積極協調調運、儲備物資,及早做好了化肥、農藥、農膜、種子等農資的供應準備工作,確保早稻生產農資儲備充足。
農業科技服務優。全市先后多次開展了科技培訓、送科技下鄉等一系列活動,并以早稻集中育秧技術示范推廣為抓手,深入基層,貼近農戶,扎實工作,為早稻播種、育秧、移栽及田管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服務。今年以來,全市共舉辦培訓班58期,培訓農民5156人,開展現場指導268次,發放技術資料3.5萬份,培訓投入資金約14.6萬元。
早稻育秧天氣好。3月下旬至5月初,該市天氣良好,氣溫較高,全市農村育秧方式多種多樣,有工廠化育秧、塑盤拋秧、小苗帶土、濕潤育秧、旱床育秧。各種育秧方式均未出現爛種、爛秧現象,秧苗普遍生長良好,一、二類苗比例達90%。
來源:江西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