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內地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餐飲企業——福記食品服務(76,0.00,0.00%,實時行情)(01175,hk,以下簡稱福記)因債務問題突然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申請,股票隨即停牌至今。這家民營餐飲企業之星在資本市場的隕落,也旋即成為了當時市場熱議的焦點。
而就在市場逐漸淡忘之際,福記的股本及債務重組卻正在加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接盤方安徽創投將通過認購新股正式成為福記的新任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65.2%,而此前的控股股東即福記創始人魏東、姚娟夫婦持股則將被攤薄至16.6%。而隨著復牌進程的不斷推進,這家曾經的送餐巨頭也有望在下個月重回資本市場。
股本重組舊去新來/
昨天一早醒來,手里握有福記股票的投資者會發現,交易軟件上的數字已經從7.6港元/股變成了76港元/股。
5月3日,開曼群島法院向福記授出有關建議股本削減獲確認的法令,本周二(5月7日)早間,福記發布公告稱,股本重組已正式生效,股東股權不會因本次股本重組而變動,同時新股份的每手買賣單位則由1000股股份更改為1萬股新股份。
在因債務問題而遭清盤并停牌三年多之后,福記終于在今年一季度披露了建議重組計劃以及詳細的重組預期時間表。2013年1月21日,福記公告宣布重組建議,第一步即是進行股本重組,包括削減每股面值0.009港元至0.001港元,以及將股份10合1。
香港第一上海(0.77,0.00,0.00%,實時行情)證券分析師岑智勇[微博]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同于a股,股本重組實際在香港市場上很常見,主要原因是成本較低,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投資者實現分擔。
股本重組一般由削減股本,再進行股份合并這兩個過程組成。如果一家公司在營運方面已累積了嚴重的虧損,導致公司資產的實際價值遠低于已發行股本的價值,該公司便可能希望削減已發行股本,從而能更真實地反映公司本身的信用度。股份合并及削減股本均不會影響股份的總市值;但在股份合并后,每股市值會隨著已發行股份數目減少而相應增加,這也正是福記投資者目前所持股票每股市值發生變化的原因。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