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1”食品安全熱線今年第一季度受理的投訴舉報量相當于去年全年的45%,下半年,一些重點投訴舉報信息有望在上海食品安全網公開。昨天,上海市人大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小組前往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受理中心調研,聽取了“12331”熱線的運作情況。
去年3月,“12331”熱線在試運行3個月之后正式開通,上海在全國率先實現食品安全舉報投訴“一號通”。到今年4月底,全市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案件60764件,其中“12331”直接受理48689件,占80.1%。據介紹,案件的平均辦結時間是18天,熱線的按時答復和辦結率均達100%,99%的案件可以做到當天受理當天轉辦,65.3%的案件可在當月辦結。
市食安辦主任閻祖強介紹,今年第一季度“12331”共受理熱線4951件,49.3%被立案查處。關于餐廳攤販出現衛生問題或無證無照經營的投訴舉報最多,占52.7%;針對肉制品、熟食的投訴舉報占12.4%;其次是糧食和糧食制品(7%)、保健食品(6.8%)、乳制品(5.6%)。市食安辦從熱線中獲得線索,了解到一些區域性的食品安全問題。比如,“12331”連續接到19個關于某城郊結合地區地下食品加工窩點的投訴,均反映食用從該地購買的食物后出現反胃等不良反應。目前食安辦已經將相關情況抄送該地區所屬區政府,督促后者加快整治。
今年,食安辦將加強對重點投訴舉報案件的督辦去年全年共有78個重點督辦案件,今年僅一季度就有48個重點案件。下半年,重點投訴舉報信息有望在上海食品安全網公開,一些典型的案件和現象將被曝光;此外,舉報獎勵也將加強。
參與調研的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們表示,近兩年來,市人大回應市民關切,多次開展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12331”熱線的成立也和人大的積極推動有關。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薛明揚昨天再提新建議:在熱線運作成效明顯的基礎上,加強數據分析,針對重點案件如地下食品窩點等還可以給各個區縣做“排行榜”,以此督促區縣政府加強改進,“做好做強食品安全熱線,目的是為了將來的投訴越來越少。”(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