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的杭州人可能還記得幾年前常見的一種雜交米,每斤2塊錢上下,口感沒有現在的東北米和粳米好。因為價格實惠,一度成為學校、工廠等各類食堂的主糧。不過今年,這種米已經不太看得到了。
這種雜交米還有個名字秈米。從多年前的主糧,到后來作為酒、味精等食品加工企業的主要原材料,近年來,受到越南米等廉價進口大米的沖擊,秈米銷量持續下降,售價創下歷史罕見跌幅。
秈米被消費者拋棄
批發價格跌幅罕見
老宋在杭州胭脂巷開的小賣部經營了10年。在老宋的小賣部門口堆著七八個大米品種,價格從3元/斤至5.5元/斤不等。三四元一斤的大米是店里最暢銷的品種。
四五年前,老宋的小賣部里同時附帶著秈米等實惠的雜交米。不過漸漸地,這種便宜但不耐饑,口感略顯粗糙的雜交大米退出了老宋的鋪子。
除了不受老宋的待見,今年在杭州的批發市場,這種雜交大米的價格跌到了一個反常的價位。
杭州糧油物流中心的統計顯示,去年5月7日,安徽晚秈米的市場價格為2.02元/斤,昨天,市場價格為1.78元/斤,同比下降了12%。
“大米這種特殊的商品出現這么大的降幅在歷史上不多見。”杭州一家糧油市場的負責人說。
除了晚秈米,粳米的價格同時也受到波及。以江蘇特制晚粳米為例,去年5月8日,杭州市場上的批發價格為2.24元/斤,昨天的價格為2.04元/斤,跌幅近9%;安徽標一晚粳米則從去年同期的2.04元/斤跌到了1.95元/斤,跌幅4%。
只有東北大米價格略有上漲,去年同期杭州市場東北大米價格在2.34元/斤,昨天的最新價格為2.39元/斤。
進口秈米同比增數倍
價格比國產秈米更低
經營社區小賣部的老宋說,四五年前,因為價格便宜,還偶有一些老年人和外來務工人員會選購晚秈米,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來買了。
在杭州的各個糧油批發市場,也不太容易找得到晚秈米的身影。杭州一家糧油批發市場的負責人說,目前杭州人的主糧以江蘇、安徽的粳米以及東北大米為主,目前市場內大概還保留著10%左右的秈米在出售,“一些工地或者食堂有少量采購,基本上已經不再作為主糧。”
來源:都市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