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益國際昨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該公司糧油貿易和加工業務一季度銷量和收入增加,使其稅前利潤達到472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5250萬美元相比,實現大幅反轉。豐益國際同時預計,今年春天中國發生的禽流感不會對豆粕的消費產生長期影響。
今年一季度,豐益國際糧油貿易和加工實現銷量466.6萬噸,同比增長5.9%,收入實現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4.9%。在銷量和收入增加以及面粉加工利潤率提升推高稅前利潤之外,豐益國際指出今年一季度豐益國際購買的大豆價格較低,豐益國際的上述業務因而獲得平均每噸10.1美元的利潤。而國內用的進口大豆由于運輸延遲,大豆延期到港,大豆價格較高。
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確實聽說今年一季度有進口大豆到港延遲的情況,國內大豆供應因此會出現一定的緊缺情況,一季度大豆港口分銷價一直比較堅挺,在每噸4600元左右,今年3月中旬開始回落。金森森此前對本報記者說,今年年初以來,豆油等價格一路下滑,如果作為原料的大豆價格維持高位,加工進口大豆的理論盈利都處于虧損的狀態。豐益國際如果采購的大豆價格較低,有可能實現優于同行的盈利水平。
豐益國際小包裝糧油產品在一季度實現銷量132.5萬噸,同比增加9.9%,收入和稅前利潤分別為20.4億美元和5652萬美元,分別同比增加7.7%和12.5%。豐益國際小包裝糧油產品包括“金龍魚”等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面粉等。
對于糧油貿易和加工業務的未來前景,豐益國際稱中國暴發的禽流感短期內會對豆粕消費產生影響,但是預計不會產生長期影響。豆粕是大豆加工的主要產品,金森森說國內近期疫情蔓延減慢,市場對這個消息的敏感度降低,并且禽流感主要影響的是肉禽飼料和蛋禽飼料,在這兩種飼料中,豆粕占比分別是約24%和15%,低于豬飼料中約40%的豆粕使用量。目前豬肉市場受禽流感的沖擊相對較小,豆粕的價格波動幅度有限。(第一財經日報)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