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林科院研究的一種冬棗保鮮方法獲得國家專利授權。該專利是將半紅期冬棗在2攝氏度到4攝氏度下預冷12小時到24小時,然后分別裝入保鮮袋;用臭氧發生器向保鮮袋內充入濃度為38至42mg/m3的臭氧,將保鮮袋口扎緊后放置于紙箱中,然后將紙箱放置在溫度為-1攝氏度到1攝氏度,濕度為80%至90%的保鮮庫中儲藏。采用該方法可使冬棗的保鮮時間達到4個月左右,好果率達80%以上,且能較好的保存冬棗中的vc含量,滿足了市場對特色果品的需求,提高了冬棗的附加值。
冬棗是該省棗樹的主栽品種之一,栽培面積達2.44萬公頃,年產11.39萬噸,以其外觀美麗、肉質脆甜、營養豐富、適口性強等特點倍受人們青睞,被譽為棗中“珍品”。該項發明解決了國內常規保鮮時間短的難題,是一種對環境和保鮮果品無污染的保鮮方法。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