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據廣西大化縣糖業局最新消息,大化縣完成甘蔗種植面積63333.1畝,其中新種植甘蔗37012.1畝,宿根蔗26321畝。去年12月25日開榨至今年3月26日凌晨收榨,歷時90天,總進廠原料蔗167873噸(不含2013年春季縣內留蔗種20000噸),比去年增加46270噸,總產糖量為17776噸,比上一榨季增加2570噸;全縣農民蔗款收入8477萬元,比上一榨季增加1424萬元,預計實現利稅1800萬元,比上一榨季增加300多萬元。
為讓蔗農們種植甘蔗無后顧之憂,大化縣采取“六保一管”的服務蔗農措施,即是加大政策保障,出臺《大化瑤族自治縣農業產業扶助的辦法和標準(暫行)》,對甘蔗連片種植、地膜覆蓋種植和實施灌溉工程以及蔗區道路維修等給予財政扶助,鼓勵大戶承包經營,甘蔗種植出現了以大戶帶動、點面相結合的良性發展格局;抓好蔗種保障,各鄉鎮、糖業局及糖廠保持密切聯系,技術人員嚴把蔗種關,確保引進科技含量和含糖率高的優良蔗種,保障蔗種運送到田間地頭,滿足蔗農需求,并由糖廠負責縣內給予每噸50元補貼,縣外給予每噸100元補貼,提高蔗農種植積極性;做好機耕、肥料保障,各鄉鎮、糖業局及糖廠周密安排,從武鳴、馬山等縣聯系機耕工作隊,對已落實面積的蔗農及時安排機耕,糖廠給予蔗農每畝100元的機耕補貼、賒銷化肥,保障肥料、蔗種、農膜等農資及時到位;技術服務保障,縣糖業局和糖廠等部門安排甘蔗種植技術人員,深入村屯和田間地頭指導群眾做好蔗種采集、浸泡、底肥、蔗芽掩埋等田間生產管理指導工作,引導蔗農加大生產投入力度,精耕細作,挖掘生產潛力,提高種蔗效益;資金保障,加強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為蔗農提供手續簡便的產業發展貸款,目前已為蔗農貸款800多萬元;組織保障,成立了大化縣富民甘蔗種植協會,凝聚傳幫帶的社會力量。
同時,大化縣加強監管,規范秩序,嚴格執行糖料蔗收購價格政策,整個榨季沒有出現變相提價或壓價收購原料蔗的行為;稅務、財政等部門,經常深入糖廠實地進行征管和監督,未發現違反稅規行為;蔗款兌付方面,嚴格做到一戶一卡,過磅后7天內將蔗款劃到賬戶,整個榨季沒有出現蔗款“打白條”現象;交警、運管部門在通往外縣的道路出口實行流動性稽查,依法嚴肅查處非法運營,有效地維護甘蔗運輸管理秩序。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