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4%。cpi由3月份的環比下降轉為4月份的環比上漲,同比漲幅比3月份擴大了0.3個百分點。專家認為,蔬菜價格上漲是cpi走高的主要原因,隨著天氣轉暖,未來蔬菜價格將會下跌。從總體看,隨著中國經濟在7%到8%新的合理區間平穩運行,今年cpi不會出現大幅攀升。
然而,相比于cpi漲幅尚在市場預期之內不同的是,4月份ppi(全國工業生產者物價指數)同比下降2.6%,已連續14個月出現回落,令市場普遍產生擔憂情緒。
“4月份cpi和ppi數據出乎整體預料,cpi數據好于預期,而ppi數據差于預期,呈現兩頭擴散的特點。”連平表示,尤其是ppi環比出現下降,凸顯當前經濟增長仍顯乏力、總需求擴張不足。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也表示,ppi繼續下跌,說明當前更多的經濟著力點不是在實體經濟上發展,而是在投資和投機市場上等待觀望,這個數據與當前經濟現狀是吻合的,對于經濟發展前景是不正常的。
不過,ppi的下滑對抑制cpi上漲也有一定積極影響。吳慶認為,中國的物價存在一個傳遞因素,即現在ppi變動的趨勢就是一個生產周期以后cpi的變動趨勢。從數據來分析,采掘工業價格環比下降了1.6%,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1.3%,加工工業價格下降是0.3%。由此來看,工業生產的內部也是靠近產業鏈前端的價格下降得比較多,靠近產業鏈后端的價格下降得比較少,這說明前端的傳遞剛剛開始影響我們的產業鏈,還會向產業鏈的下端傳遞,所以可以判斷工業生產的出廠價格很有可能進一步下降,而生產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還會繼續傳遞到cpi上面。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