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來,廣西扶綏縣密切監測甘蔗病蟲害發展趨勢,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有序開展甘蔗病蟲害防治工作。
根據近期甘蔗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甘蔗田間調查,目前扶綏縣甘蔗枯心苗有嚴重發展的趨勢,造成甘蔗枯心主要是甘蔗條螟危害。據統計,今年3月中下旬全縣各甘蔗病蟲害預測預報監測點每日誘殺螟娥均達到100條以上,有的檢測點多達300多條,是近年來蔗田少有的、嚴重的條螟多發蟲害。當前,螟蟲危害屬于第一代蟲害,防治妥當可以大大減少后幾代螟蟲危害。為確保完成今年甘蔗生產計劃目標,該縣及早動員部署,決定從4月上旬至5月中旬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甘蔗螟蟲統一防治工作。
為此,縣立即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向各鄉鎮、涉農部門及時下發了《關于在全縣開展甘蔗病蟲害防治的通知》。縣專門工作組分組包區包片廣泛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防治技術指導工作,向蔗農宣傳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舉辦技術培訓活動22期,培訓人數2000余人;縣農業部門通過短信平臺定期發布蟲害信息12萬(次),下到田間發放宣傳資料6萬多份,利用信息發布欄和有線電視開辟宣傳專欄5期,普及科學防蟲知識。與此同時,我縣兩家制糖企業分別組織農務部的農務員、技術員和甘蔗聯絡員分赴各蔗片(區)開展技術指導工作。目前,扶南東亞糖業公司除在新寧蔗區實施了3000畝的防治白蟻示范區外,還利用生物防治法釋放赤眼蜂(藥物)防治3次,涉及面積52萬畝;東門南華糖業公司計劃利用飛機噴撒藥物防治方式實施10萬畝的甘蔗病蟲害防治。
據統計,目前扶綏縣已免費向蔗農發放用于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誘芯片、誘殺盆、洗衣粉、鐵絲條等各類防治的物資總價值達52萬元;完成藥物防治面積100萬畝,完成釋放赤眼蜂(藥物)的生物防治52萬畝,完成性誘殺法的物理防治25萬畝。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