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5日起至8月底,本市將啟動為期三個半月的夏季食品安全整治。“越是邊邊角角的地方,越有可能存在風險隱患,監測抽檢就越要覆蓋到。”市食品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整治將在種植、養殖、屠宰、生產、流通、餐飲以及進出口等各環節開展全面風險隱患排查。針對近期食品安全事件和夏季消費特點,將抽檢部分餐飲燒烤的肉品原材料,對肉質摻假行為進行風險監測,并把桶裝水也納入重點監管范圍。
深挖行業“潛規則”
近期山東毒姜事件沸沸揚揚,濫用農藥再次成為焦點。市食品辦表示,此次將重點整治非法添加違禁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犯罪活動,深挖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和“潛規則”,重點排查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的物質,嚴查非法購買、存放和使用亞硝酸鹽以及在餐飲加工操作中違法添加其他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量使用添加劑的行為。
抽檢餐飲燒烤原材料
上海的“混合羊肉”風波是否波及到北京?市食品辦表示,此次將根據過去風險監測的情況和近期社會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抽檢部分夏季餐飲燒烤的肉品原材料,嚴查“兩章兩證”(即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章、生豬檢疫合格驗訖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嚴厲打擊銷售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肉品、肉品摻假行為,嚴懲收購加工病死畜禽、向畜禽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違法行為。
飲用水安全重點監測
針對夏季食品消費特點,市食品辦對瓶(桶)裝飲用水、冰棍雪糕冰激凌等冷凍飲品、飲料、配奶等乳制品、水產品、熟肉制品進行重點監測,重點抽檢膨化食品、乳飲料等食品。一次性餐盒等食品包裝材料也納入了重點監測范圍。韭菜、豇豆的農藥殘留狀況也將進行監測。
承擔監測任務的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表示,監測樣本除了采自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商場、超市外,還將覆蓋小型集貿市場、社區小食雜店、便利店、學校內小賣部以及學校、托幼機構周邊的小商亭、旅游景區、交通場站、餐飲單位原材料庫房等。
露天餐飲管理辦法正擬訂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