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三年的連續上漲,國內的食用油價格進入了下降周期。近期,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公開宣布,將在全國范圍下調大豆油和調和油的價格,降幅在8%~15%左右;而中糧的福臨門也表示,將下調大豆油和調和油的價格,降幅在16%左右。而經過此次調價后,一定時期內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將不會再出現明顯波動,未來食用油的價格可能還會持續處于近年來的低點。
市場競爭壓力大
近兩年來我國食用油價格一直處于上升通道,為何今年企業“高調”降價?
對此,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食品行業研究員陳天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調”主要還是來自于市場競爭的壓力,雖然金龍魚和福臨門在中國食用油市場份額遠超其他品牌,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寡頭格局,但是食用油市場還存在數量眾多的地方品牌,如魯花、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的“金鼎”等品牌,其競爭力不容小覷。
陳天宇認為,在降價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率先降價有利于這兩大品牌對其他品牌形成壓制作用。
而在此次益海嘉里集團和中糧集團下調豆油和調和油產品價格的帶動下,其他品牌的食用油降價似乎也在所難免。“在這兩家企業率先降價后,應該說,其他豆油和調和油品牌基本上只有降價一條路可以走。”陳天宇說。
由于益海嘉里和中糧占據著中國食用油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對于市場的影響力十分大,特別是食用油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大品牌的降價對小品牌具有很強的壓制作用。
油脂市場低迷
“此次降價是國內油脂市場走勢低迷的一個反饋。”據卓創咨詢農業分析師趙雪介紹,首先從國內供需情況來看,春節過后,油脂市場整體需求情況一般,供應又較為充足,豆油的商業庫存在100萬噸左右,而棕櫚油的港口庫存高達140萬噸左右,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明顯。其次便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由于南美大豆豐產的壓力較大,節后至今外盤豆類期貨頻繁走低,國內油脂市場看空氣氛彌漫。
陳天宇告訴記者,2013年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影響,大豆的需求顯著放緩,而巴西大豆出現了大豐收,供需影響下大豆價格下降逾12%,在全球供需格局改變的影響下,豆油價格正進入下行通道。
來源: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