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大冶市靈鄉鎮西畈李村生態泥鰍養殖園變得熱鬧起來。一大早,到這里購買泥鰍的販子,焦急地在池子邊踱著圈子看養殖園的老板李友林在池子里拉地籠,他們有的要泥鰍,有的要鰍苗。
不到十分鐘的功夫,李友林從池子里拉起地籠,看著里面的泥鰍活蹦亂跳,條條又肥又壯,禁不住樂道:“這批生態泥鰍保準你們賣完了還要來訂貨,效益絕對不錯。”
今年49歲的李友林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泥鰍養殖創業能手,提起他,附近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他通過返鄉創業發展泥鰍養殖,不僅創造了財富,還成立了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將養殖技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其他村民,帶領村民走上了養殖泥鰍的致富道路。
不顧家人反對回鄉創業
趁著休息的空檔,李友林與記者聊起了他的“致富經”。
“我一直想利用家鄉優質水源發展養殖業,但苦于沒有合適的項目,2008年中央電視臺農科頻道一期‘小小泥鰍大市場’的節目讓我眼前一亮。”有著經商頭腦的李友林看到商機后,當即決定回鄉養殖泥鰍。
2008年上半年,經過3個月對市場考察,李友林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放棄城里的布業生意,選擇了回鄉創業,從事泥鰍養殖。租地、建池、引水、安防護網、搭棚,30畝地的泥鰍養殖場很快就建成了,同時也花掉了李友林近30萬元。
養殖場建成后,李友林立馬引進泥鰍苗。自以為家門前小河里的流水很干凈,他把水直接引進了飼養場。沒想到第二天,泥鰍塘里飄滿了白白的一層泥鰍,翻塘死了。一檢測發現河水被人下了藥,死了差不多一半的泥鰍。緊接著,因消毒不徹底,又導致一場病菌,第一次下泥鰍苗就直接虧損了七八萬元,李友林心疼不已。
萬事開頭難。起初,不論怎樣投料、如何消毒,李友林的池塘還是常常遇到翻塘現象,不到半年的時間,十幾萬元的泥鰍苗幾乎打了水漂。為了把泥鰍養殖做好,他四處借錢,還賣掉了自己在城里的房子,家人埋怨,同時也遭到不少閑言碎語。
為養殖泥鰍苦學技術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