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盛開的時節,行走在湖北仙桃市西流河鎮西溝村的鄉間小路上,只見路兩旁一個接一個的鱖魚精養池里,增氧機噴射出的水花折射出美麗的彩虹,為這個普通村莊平添了幾分絢麗的色彩。
西溝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輕人多。地里割草的,運送魚飼料的,大多是青壯年。在仙桃這樣的勞務輸出的地方,許多村莊,見到的不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就是牙牙學語的幼兒,西溝村年輕人“扎堆”反倒有些稀奇。
西溝人很少有人外出務工,村民大都就地搞養殖。“我們在家養鱖魚,不比外面掙得少!”24歲的劉玉龍去年養了8畝鱖魚,凈賺了10多萬元。他把這些錢全部投資到附近的塘灣村,租用20畝魚池,今年要大干一場。
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肉多、營養價值豐富,被稱作“貴魚”。由于銷路不錯,如今,西溝人辦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周邊10個村的會員。西流河鎮的鱖魚及配套餌料魚養殖面積,由2011年的3000多畝擴大至2012年的10000畝,今年有望發展到18000畝。合作社會長劉又平充滿信心:“現在武漢人吃的鱖魚,還要從廣東那邊運過來,我們西溝‘漢水樂’鱖魚品質優良,市場前景不用擔憂!”“鱖魚養殖能致富。我們不僅要鼓勵本村人養鱖魚,還要到外村進行土地流轉,形成鱖魚養殖規模效應!”西溝村黨支部書記曾澤軍說。(張衛華,嚴天鳳)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