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季節,驅車走在近郊公路上,不時可見“有機草莓采摘”、“有機蔬菜銷售”等招牌,省內近兩年已經暫停申報有機農產品(6.29-0.01-0.16%),這些所謂的“有機”蔬菜水果動輒售價七八十元一斤,是真是假?
無論對于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高端”蔬菜水果充滿誘惑,但同樣是蔬菜水果,安能辨我是否“高端”?對生產者來說,這是個良心活。記者走進田間地頭,看到一些“高端”農產品的真實生長狀況:號稱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安全無污染,大棚里卻隨處可見化肥、農藥包裝袋。
對空氣、土壤等生存環境要求嚴格的“有機”走下神壇,綠色、無公害農產品仍在認證。一些拿到相關認證、憑良心種菜的都市農業園、農村合作社陷入困惑,雖然注冊了商標,但品牌知名度不高,蔬菜瓜果的實際銷售價格往往難以匹配其“高端”身份。
濟南東部一農業園內導覽圖上標注著“有機蔬菜采摘”,實際上該農業園并沒有拿到有機認證。
號稱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蔬菜大棚內,隨處可見農藥包裝袋。 在濟南各大超市,前幾年常見的有機蔬菜已經找不到了,比普通菜價格高出來一大截的,一般標示“精品”、“綠色”或“無公害”。
春夏之交,正是各類蔬菜瓜果新鮮上市的季節,不少市民到近郊都市農業園、種植基地采摘游,隨處可見“有機草莓”、“有機蔬菜”的標示,工作人員總是說“從來不用農藥化肥,摘下來直接吃就好,不用洗”。
“有機”是高端農產品中的極品,安全標準最高,目前號稱“有機”的蔬菜瓜果真的是“有機”嗎?記者近日深入歷城、章丘、濟陽等地多家種植園區采訪。
目擊
張口閉口稱“有機”,農藥沒少用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