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汞入中藥材并非罕見事。“很多中藥材都含有重金屬,而汞本身也屬于一味配方。”據了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規定,朱砂的日用量在0.1g~0.5g之間。
而記者了解得知,國家藥典委員會曾發布有關中藥重金屬、農殘、黃曲霉毒素等物質的限量標準草案,其中明確規定:“除礦物、動物、海洋類以外的中藥材中,汞不得超過1mg/kg。”
既然有嚴格劑量、清晰標準,為何中藥重金屬含量卻仍屢屢“踩過界”?對此,一位醫藥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從產品生產環節來說,因為種植中藥的土壤、水源等都含有重金屬,所以藥材容易重金屬含量超標,不良商販也可能摻入重金屬增重;生產過程中還可能因為接觸機器設備等,導致重金屬摻入藥材中。而從監管方面來說,因為檢驗技術、人員配備、設備支持等多方面仍存在欠缺,導致目前對于中藥重金屬的抽查監測不到位。
“還有一大主要因素,不少企業心存僥幸,一旦出事了不是推諉給原材料供應商扮‘無辜’,就是找其他理由搪塞,甚至不予以正面回應。”該業內人士表示,類似事件不但對企業品牌、產品銷售打擊沉重,而且會給市場同類產品乃至整個中藥產業都帶來信任危機。
中藥的不良反應并不少見,據中國藥學會對國內1551例藥物不良反應病例分析,中藥不良反應所占的比例僅次于抗生素類藥物而位居第二。有資料顯示,在中藥不良反應的病例中,由于超量用藥引起中毒的約占85%以上,而中藥中毒導致死亡病例中約75%系超量所致。
“臨床的感覺就是,中成藥的毒性監測、不良反應追蹤,都做得遠不如西藥完整、透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急診科主任王彤表示,如果國內中藥巨頭們想打開國際市場,還得在“重金屬超標”這一“沉疴”上下大力氣,否則就可能被更嚴苛的國際標準拒之門外。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