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蘇州首例康復出院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20歲的湖北姑娘小胡終于告別病房,見到在門外等候已久的哥哥胡樹榮,她作了一個大大的“v”字手勢。
對應這樣大“v”手勢的,是江蘇省衛生廳傳來的最新消息:目前江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呈下降趨勢,從4月26日起,已經連續21天沒有報告新增病例,江蘇疫情進入階段性尾聲。
截至目前,江蘇27名患者中,有12名治愈成功,8例死亡。7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當中,絕大多數病情已經好轉。
省內各地不斷傳來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康復出院的喜訊4月27日下午,鹽城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小單康復出院,小單是早發現早治療而康復的典型病例,最終醫藥費由醫院全部墊付;5月11日,56歲的患者老付,經過32天的悉心治療,在江蘇省中醫院康復出院;5月15日,4名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走出南京鼓樓醫院重癥醫學科病房大門,同時康復出院。他們中年齡最大的54歲,最年輕的30歲,都曾是重癥患者。
省衛生廳副廳長黃祖瑚表示,“‘戰斗’還沒有正式宣告結束,我們還要全力以赴。”
“忘掉我們的身份,就是最好的關心了,現在就是不想被貼上標簽。”采訪中,患者周某的這句話,完全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周某是5月15日從鼓樓醫院出院的4名患者之一。他是活禽運輸司機,發病較輕,住院時間也短,但他仍然不太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這段經歷。他告訴記者,對于他們這些曾經患過h7n9禽流感患者而言,下轉a2版
上接a1版他擔心太多公眾的關注會對以后的生活產生影響,同伴、鄰里也會另眼相看。
回顧此次的禽流感主題報道,政府信息和輿論傳播始終公開透明而有序,但有一點是與“公開透明”同時存在的“尊重患者隱私,即便是他們置身公共衛生事件。”研究媒介倫理與法規的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堂發也注意到這一點。他認為,在這次對禽流感的媒體報道中,將患者真實姓名隱去,這是一種對患者隱私權的保護和尊重,一方面是社會權利意識在覺醒,患者的維權訴求更為明顯,另一方面也是新聞從業者法律意識提升的體現。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