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購價5.8元每斤,明天可能更高,裝荔枝的箱子都沒有了”,5月14日,省農墾總局紅明農場荔枝供銷點一片忙碌,紅明紅水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錄理電話不斷,記者只能見縫插針對他進行采訪。又是一年荔枝飄香,紅明農場2000多戶職工組成的合作社抱團闖市場,從被收購商壓價到主動掌控市場價格,社員們正在享受“集體作戰”帶來的成果。
“集體作戰”掌控價格話語權
為了推動熱作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廣大職工增收,在省農墾總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紅明紅水果專業合作社”去年在紅明農場掛牌。
紅明農場場長鄒存柏介紹,成立合作社是要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按照市場需求做好產品銷售,搞好市場營銷,改變多年來單家獨戶、小而分散的產業布局帶來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管理不到位,產量差異大以及銷售難、價格差異大等諸多問題,“從短期來說,農場扶持合作社并不能產生經濟效益,但合作社最終能幫助提高職工的收入,因此農場下決心對合作社進行大力扶持”。
據了解,在農場的扶持下,經過一年的運作,合作社迅速發展壯大。目前,“紅明紅水果專業合作社”有果農社員2211人,占全場荔枝種植戶的65%,入社荔枝面積12048畝,占全場荔枝面積的57.3%。
去年,紅明農場共產荔枝1850萬公斤,比歷史最高產量的2010年增產150萬公斤,總產值達1.52億元,同比增長4490萬元。社員們平均每戶比上年增收了1萬多元。去年平均售價每公斤8.2元,比2010年高出2元。今年又是個豐收年,農場荔枝總產量預計比去年略有提升,產量在4000萬斤左右,這幾天價格平穩,每斤在6元左右,比往年都好。
紅明農場自營辦主任房頂林告訴南國都市報記者,因為荔枝屬于短期銷售,如果不能及時賣出去果子就會爛在地里,因此以往存在有賣青果和被壓價的情況,面對收購商集體壓價更是容易潰敗,如今在合作社的帶領下,價格基本統一,更重要的是有了銷路,果農們都不急于銷售和賤賣。
5月14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在紅明農場荔枝供銷點看到,不斷有果農將荔枝運來銷售。其中也不乏來自東北、貴州、福建等商家的身影。
農超對接進軍大賣場
來源:南國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