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一些水產加工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海南港口物流收費高,而且產品出口需從香港中轉,增加了水產企業的產品運輸周期和運輸成本。
水產加工出口企業以近期出口至美國的一批凍羅非魚片為例介紹,這批凍羅非魚片貨值約8萬美元,從工廠先運至海口港,后從海口港運至香港中轉,最后抵達美國。其中海口港收取的拖車費等費用為2300元,電費另算;從海口出發運抵美國東海岸的時間約40天,運費近5000美元。
“與國內一些港口相比,海南的港口收費明顯貴出不少。”一些水產企業負責人說,海南省港口與湛江港的收費相比,同樣一個集裝箱,本地費用(拖車、柜檢消毒、港建費等)在2200元-2700元這個范圍內,比湛江港高約500元-1000元。
此外,海南外向型產業發展不足,外貿集裝箱量低,影響了國際航線的開通。目前海南省港口僅開通了赴香港和越南胡志明市的國際航線,因而大多數商品進出口依靠集裝箱從香港中轉。
水產企業反映的外貿物流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在海南省外貿行業普遍存在。海南省商務廳外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省外貿物流成本高、周期長,既有經濟總量小、外向型經濟規模小等方面的原因,更有自身的物流、航運及港口設施不足,相關部門服務效率不高等原因。
“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大進大出的外向型經濟特點以及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要求,決定了我省必須盡快降低物流成本,建立便捷的海上進出通道。”海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如現存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我省港口很難吸引周邊的貨物向我省集中,難以起到外貿中轉平臺的作用。
海南省內一些物流業界人士提出,海南處在繁忙的國際航道上,目前每年有4萬艘大輪船經過南海。海南省需要建立便捷的物流和高效的港口服務體系,來吸引更多的航運企業將修造、補給、中轉等業務放在海南。他們建議,海南省可培育和扶持泛洋航運,穩定現有航線,加強海口、洋浦兩大港區的合作;規范港口等收費,降低企業成本;加強政策支持,吸引大型航運企業落戶海南,形成環北部灣航線樞紐等。(羅霞)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