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抽檢出現重金屬鎘超標的問題大米和米粉,總共8批次不合格產品。昨日,記者前往市區超市等大米市場了解到,目前江門市場銷售的大米暫沒有出現廣州食藥監局公布的8個批次的問題大米和米粉,而市場銷售的大米主要以本土大米為主。
市質檢局稱,近期還將對轄區生產、加工大米的企業進行抽查檢測。但市食藥監局針對市場大米的監測結果的采訪,截止到記者發稿時仍未有回復。
糧食局:兩年前已發預警
“兩年前,江門就對湖南大米發出了預警,建議經營者謹慎經營湖南大米。”據市糧食局監督檢查科梁科長介紹,鑒于當時江門在對大米進行抽檢時發現存在問題,當時有關部門就曾召集了江門地區主要的糧食經營者開會,通報問題大米的品種等信息。
據市糧食流通市場監管聯合執法聯席會議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9年,江門就曾抽檢過湖南大米,其中7個品種就有5個沒有產品合格證或產品合格證過期,另外2個品種檢驗出鎘超標。就在兩個月前,該辦公室組織的一次聯合抽查行動中,就發現有3噸鎘超標的湖南大米,并被當場封存后予以銷毀。
“此后的抽檢就沒有再發現有鎘超標的大米,而湖南大米更是幾乎在江門市場絕跡。”該負責人表示,因為問題大米,江門多個經營者被重罰最高7萬元。由于罰款力度很重,很多經營者一年經營湖南大米的收入也僅僅只有數百元到千把元,此后很多經營者干脆就不再經營湖南大米了。
質監局:加大對本土大米抽檢
記者從市質監局稽查分局了解到,每年該局都會不定期對江門轄區生產、加工大米的企業進行抽查,今年3月份,該局剛對轄區的生產、加工大米企業進行過抽查,檢測結果顯示,沒有發現鎘等重金屬超標的現象。針對廣州等地出現的鎘超標大米問題,該局負責人表示,正在準備對轄區生產、加工大米的企業進行抽查檢測。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這次廣州等地出現的鎘超標大米主要來自湖南,而江門本地市場上湖南大米很少。“江門市場上的大米主要來自江門本地,還有部分來自清遠、韶關,湖南的大米比較少。”
食藥監局:抽檢結果仍未有回復
市食安辦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對市場大米質量都有抽查,但檢驗結果市一級不能對外發布信息,而必須由省食安辦統一對外發布信息。昨日記者就江門大米抽檢情況向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咨詢時,該科工作人員表示要了解情況可以找稽查分局;而當記者致電稽查分局,該局工作人員又告訴記者,了解情況需要找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局對抽檢結果仍未有回應。(廣州日報)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