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省市都想搭上冬棗致富這趟快車,我縣作為冬棗的原產地,如何實現冬棗產業的轉型升級?”
“城鎮化不能唱"空城計",有多大的荷葉包多大的粽子,要有主導產業支撐,農民"唱主角"。”……
5月2日下午,山東省沾化縣下洼鎮西賈村的冬棗園里,村黨支部書記劉明智對來這里參加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的領導提出了多個問題。沾化縣的這次縣委常委(擴大)會議,沒有像往常那樣在機關里開,而是全班人馬都到了村里。與會人員在駐村蹲點干部居住的村民院子里,傍著冬棗樹,坐著從村民家里借來的馬扎、板凳,雙腿當桌做記錄。從沾化冬棗產業發展到農村土地流轉,從農村社區建設到城鎮化,從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到生態文明村建設,與會人員逐項分析討論。沾化縣委書記賈善銀說:“常委會到村里開,就是讓干部進村接地氣,增強服務群眾的底氣;讓干部轉變作風增添才氣,使農村發展具有朝氣。”
“舒適的沙發椅讓干部泡出一身"機關病",生分了與群眾的感情;硬實的小板凳讓干部挺直腰板面對群眾,縮短了干群之間的距離。”下洼鎮黨委書記閆華深有感觸地說。
今年4月起,山東省沾化縣開展以“走基層、強服務、惠民生”為主題的“駐村蹲點調研月”活動,全縣69名“第一書記”和652名科級以上包村干部深入農村蹲點調研。在沾化縣富國街道西劉村,73歲的老黨員劉文義說,自從來了駐村干部,村容村貌發生了大變化。村里修上了柏油路,安放了垃圾箱,建起了文化廣場。
一個月來,沾化縣駐村干部累計走訪黨員群眾3.2萬余戶,征求群眾意見建議2348條,解決群眾實際困難735件,幫助引進或扶持發展致富項目59個,直接投入或幫助協調幫扶資金380萬元。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