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拌魚是大連的一道名菜,好就好在一個鮮字,這季節,正是吃這口的好時候。但再有十天,大連海域就將進入休漁期。眼看休漁期將近,這雜拌魚成了市場里的新寵,盡管價格去比年同期又漲了一成,但購買者眾,一些海鮮攤位,每天將近一半的銷售收入就靠這些亂七八糟的魚了。
沒這“四大件”,咋稱雜拌魚
每天,一過下午四點,玉華市場里的郝師傅就忙活開了。打開網箱,這亂七八糟的魚就活蹦亂跳地撈出來,分出大小,橫七豎八地往鋪面上一攤,這雜拌魚就開賣了。
買雜拌魚也得分時候,太早去市場,往往還看不到。“這雜拌魚賣的就是那個新鮮勁,”郝師傅說,“我們一大早去批來魚,回來就養在網箱里,打上氧,就等著下班高峰期才端出來賣。”可別看就賣這么一小段時間,銷量卻大。“比鲅魚啥的便宜,黃花魚也吃膩了,正好燉點雜拌魚吃。”在解放廣場農貿市場里,一位買魚的顧客對記者說。而據這家海鮮攤位攤主介紹,最近來買雜拌魚的特別多,螃蟹、蝦爬子啥的因價格較高,有些賣不動了,每天將近一半銷售收入來自這雜拌魚。
黑魚、黃魚、鲇魚和小姐魚,這是雜拌魚里的“四大件”,沒這四樣“硬貨”,怎么好意思說是雜拌魚呢。“大連人之所以這么吃,是因為這個季節,大連周邊海域里一網打上來的魚主要就是這些品種,”郝師傅對記者說,“據說這吃法都是跟漁民學來的,打上來之后,胡亂抓幾條,扔在鍋里隨意一燉,就成了名菜。”所以,這雜拌魚也不拘泥這四樣,有時候小嘴魚、小黃花魚、小鯧魚、小棒魚、先生魚,摻和在“四大樣”里,也算是雜拌魚。
現在,正是吃雜拌魚的好時候。“再有十天,就要休漁了,那時候再想吃雜拌魚就難了。”玉華市場里的一位攤主對記者說,“所以現在來買雜拌魚的比較多,都趕在休漁之前嘗嘗鮮呢。”
魚獲不足,價格又漲一成
這雜拌魚,甭管里面有多少種魚,都是囫圇個兒地稱著賣。魚小點的,每斤賣十八元左右,大一些的,能賣到二十五元。“其實黑魚、黃魚、鲇魚、小姐魚這幾種魚的價格并不一樣,為了算賬方便,也都按照一個價格銷售。比如黑魚可能賺1元錢,黃魚可能會賺3元錢,但是顧客更喜歡哪個品種的魚,也可以自己多揀點,都沒有關系。”海鮮攤主對記者說。“其實,看著挺貴,可是我們賣一斤也就賺個三兩塊錢,”一位海鮮攤主跟記者抱怨,“沒辦法,現在能找到的魚越來越少了,批發價就是這么貴。這要是批回來沒養好,死了幾條,降價一處理,就更賺不了多少錢了。”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雜拌魚的價格就開始迅速上漲。常年賣魚的郝師傅還記得,前年,雜拌魚的價格,小的還是每斤十二元左右,大的也就賣個十六七元。可是從去年開始,價格就開始猛漲,一下子漲了25%以上。而今年,比去年又漲了一成。
相比之下,經濟魚類的價格顯得平穩得多。這些在大連市場上銷售的經濟魚類,基本都來自南方,供應量比較穩定,所以價格比較平穩。(小柔)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