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2日,廣東省食安辦汞收到10個地市上報鎘大米抽檢數據,共達120個批次的鎘大米。
此次抽查中,廣州最多,抽檢出73個鎘含量超標的大米、排粉、米粉等米面制品。根據標準規定,大米及米制品的鎘檢測標準值應當≤0.2mg/kg。從120個鎘大米抽檢情況看,鎘含量大多在0.21-1.12mg/kg。其中廣東清遠市生產的“金鳳”的15kg/袋“連州油粘米”,鎘實測值達1.12mg/kg,超標近6倍。
據通報,鎘大米原產地,主要是分布于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等四省,米面制品的原料分類來自湖南、廣西、江西等地,其中以湖南益陽、湖南攸縣最為多見。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