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飲是大家喜愛的休閑食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飲食品與人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2012年上海的冷飲年人均消費量達5kg,與歐美國家的人均年消費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專家認為上海的冷飲消費市場潛力還很大。
業內專家根據上海市場綜合因素分析,今年上海冷飲市場的特點是:“四化一穩”。即:品牌企業集約化、產品結構大眾化、家庭消費擴大化、冷飲消費全年化和冷飲市場價格平穩。
品牌企業集約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的普及和市民的健康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廣大消費者選購冷飲更理性,品牌意識深入人心。市民注意選擇質好味美有知名度品牌的冷飲,讓自己和家人吃得安全、健康、開心、放心。人們品牌意識的強化,促進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上海冷飲生產企業已從1994年130家減少到到2012年26家。上海冷飲市場的品牌競爭,是包括產品質量、產品品種、產品價格、企業服務、企業信譽等全方位的競爭。其中光明、伊利、和路雪、蒙牛、哈根達斯、大唐等企業成了人們選購冷飲品牌頻率最高、銷量居前的企業。
今年上海冷飲市場將呈現五強爭雄的格局,他們是光明、伊利、和路雪、蒙牛、哈根達斯,誰能稱霸上海灘?人們拭目以待、秋后算賬、年底揭曉。
產品結構大眾化
當前,上海市民對冷飲的要求已從單純防暑降溫轉向求新、求休閑、求健康。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獲勝的前提。各冷飲生產企業都在研究、分析消費市場,生產出適應不同層次的高、中、低不同檔次的冷飲品種,面向大眾,適應上海市場立體式的空間。各企業正確定位,產品結構既體現企業個性化,又適應市場多樣化。
(1)今年上海冷飲食品產品單價從1元到33元跨度較大的系列產品,不僅能滿足冷飲市場的主體10—30歲青少年和女士們的需求,而且能滿足所有年齡段市民需求,達到老少皆宜,皆大喜歡。
(2)今年上海冷飲市場上2元以下品種仍將是冷飲市場的主流(去年統計2元以內的品種占55.6%)。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