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報道,時下吃什么瓜果好?當然是本地產的甜瓜。從浦東的南匯到奉賢海邊,一路上能看到許多擺攤售賣西甜瓜的。不過,要吃正宗的甜瓜,可不是隨便找個攤頭就能買到的。
“大多數的瓜農為了讓甜瓜保質期長一些,經常在瓜長到六七成熟時就采摘下來,這些‘生瓜’口感當然不太好。”上海錦鄉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為保證瓜的口感,該合作社不僅從南匯的幾名甜瓜種植能手的瓜田里收瓜,還特別要求甜瓜達到九十成熟時才采下來,并且每批瓜都要經過甜度測試,符合標準才能賣。
嚴格選瓜大小有規定
奉賢海邊的一處瓜田里,大片茂盛的瓜藤下,都是一只只白皮甜瓜,少數甜瓜旁的葉子已有些焦黃,據瓜農說,這棵藤上的甜瓜已可以采下來了。
曾是錦鄉合作社西甜瓜供應者之一的浙江瓜農朱菊清說:“錦鄉選瓜的要求很嚴格,不僅對甜度有要求,每只瓜的大小都有規定。”
在錦鄉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里,記者看到了所謂“要求嚴格”的甜瓜,個頭勻稱、外表幾乎沒瑕疵,一部分已完成了裝箱,這些甜瓜的價格通常比路邊攤每斤要貴一兩元。對此,合作社里的“老法師”張韜沒說話,隨便挑了一只瓜切開,擺上案頭,讓大家品鑒。這是一只產自南匯的玉菇甜瓜,青皮綠肉是主要特征,咬上一口肥厚的瓜瓤,酥甜多汁,入口時有一股鮮香。最關鍵的是,即使吃到瓜瓤和瓜皮間連接的部分仍然香甜,不像路邊攤賣的甜而無味。
甜度15度才達收購標準
在合作社的辦公室,張韜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秘密武器”——去年花了十多萬元從日本進口來的一臺無剖層測糖儀。將一只甜瓜放在測糖儀上,不需切瓜,在一分鐘左右就跳出了9.90的甜度數據。“這是甜瓜的邊緣甜度,中心甜度要再加上5,也就是接近15度的甜度。”張韜說,15度,正是錦鄉對甜瓜甜度的收購標準,而一般地攤甜瓜的中心甜度值為10-12度。奉賢的合作社專門在南匯選了5家種植能手作為固定合作農戶,對每只瓜的賣相、重量,合作社都有一定的要求。
提前采瓜口味非最佳
本地產的甜瓜品質高,可要讓大部分市民吃上正宗的本地甜瓜卻并不容易。張韜坦言,上海自產的甜瓜只能滿足本地市場30%的需求,而且很多瓜農為了讓瓜果保質期長一點,瓜長到六七成熟就采下來了。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