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福建省有關領導在南平市政和縣調研時表示:南平的最大優勢在生態,出路在生態,責任也在生態,產業發展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努力打響以綠色生態為特征的“武夷”品牌。
茶葉是福建南平地區的傳統優勢產業,是閩北經濟中的重要支柱產業。閩北地區盛產歷史名茶:如武夷巖茶、北苑貢茶、建陽白茶、政和功夫等。茶葉對于閩北來說是“大工業”、“大項目”,是促進閩北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途徑。
這些年,南平利用空氣好、水好、生態好等優勢,堅持綠色發展戰略,借人們日益提高的健康、環保需求,打生態品牌,生態茶產業強勢崛起,“大武夷”品牌聲名鵲起,成為當地的“綠色金礦”。
好山好水出好茶
滿山青翠間流動著淡淡的云霧,各個山頭是一層層錯落有致的茶園。這在南平是再平常不過的景象。
南平地區位于福建省北部,綿延550公里的武夷山麓橫亙境內,是中國南方主要林區之一,素有“綠色金庫”之稱,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境內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武夷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交相輝映,以“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蜚聲海內外,融國家風景區、自然保護區于一體。近代詩人郭沫若吟詠南平為“山圍八面綠,水繞二江青”。
南平山多、丘陵多,土壤深厚、肥沃,山地資源豐富。茶葉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項目,全市茶園總面積55.2萬畝。
優越的氣候、水土特點,培育了諸多好茶,口感、韻味等都形成了自身風格。
“這里出產的茶葉帶著淡淡高山云霧味,口感清爽鮮嫩,回味甘醇?!碑數厝俗院赖卣f道。
晚清一位閩籍博物學家在其《閩產錄異》中稱:“凡茶,他郡產者,性微寒;武夷九十九巖產者,性獨溫?!本课湟牟杵返诓煌脑?,正是武夷山地理環境的影響:“巖皆特拔挺起,凡風、日、雨、露,無一息之背;水泉之甘潔又勝他山;草且芳烈,何況茗柯?!痹谖湟倪@樣的山水之地,連草都有芳香烈韻,何況茶呢!
考察南平茶園,多在巖壑幽澗之中,四周皆有山巒為屏障,茶園土壤由火山礫巖、紅砂巖及頁巖組成,土質疏松透水通氣性好,表層腐植厚,有機質含量高,富含養份。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