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大蒜集中上市的月份,今年,隨著低價新蒜入市、庫存蒜來不及出清,大蒜價格一路下行,曾經的“蒜你狠”如今成了“蒜你賤”。鮮蒜價格從1.30元/斤下降到0.70元至0.90元每斤,個別鎮(街)降到了0.50元/斤,而去年這個價格最少也在2.7元至2.8元。
蒜農表示,“不到七毛就賣了,一車蒜才掙兩三百塊。這樣的收入還不如搬蒜的勞力賺的多,扛一天麻袋還能賺三百呢。”
去年,本地大蒜減產,價格被人為炒高,導致收購成本過高。隨著今年新蒜豐產上市,供過于求,儲存商和蒜農對大蒜銷售價格的預期普遍降低。蒜價暴跌,一方面歸咎于認為炒作,另一方面則是大蒜豐產。
但大蒜被當做“準期貨”炒作,產地集中、市場信息不對稱引發的炒作資金強勢進入和投機盛行,才是導致蒜價暴漲暴跌的罪魁禍首。信息的不透明導致風險不能釋放,加大了未來市場的混亂程度,信息明確越晚,市場波動就越大。所以,在國內其他幾個大蒜主產區設立具有公信力的信息發布平臺,并聯合金鄉建立全國性的大蒜信息服務機制。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能通過發布權威信息做出實時解讀,穩定大蒜市場,才能防止惡意炒作和跟風行為蔓延。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