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自寧波市寧海縣的白枇杷個大、皮薄、汁多、肉甜。八年前就被評為“中華名果”,前幾年是不愁“嫁”,論個賣,小小的枇杷10元錢一個。寧波的老百姓是只聞其名不知其味,因為白枇杷還沒上市就被一些企事業單位給團購走了,當然產量少也是重要原因。不過今年,寧波的老百姓卻有口福了。由于寧波市各級黨政機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寧海白枇杷今年沒有了政府采購訂單,高貴的白枇杷不得不進入市場銷售。今天上午,寧海縣政府聯合寧波市供銷社在寧波果蔬批發市場一起為果農推銷白枇杷。
寧波市寧海縣一市鎮農業服務公司經營部經理陳剛滿是寧海白枇杷的經紀人,說起白枇杷的暢銷史,他的臉上寫滿了回憶。“以前我不需要走出去,單位會給你定的。每年成熟時,陳剛滿的電話就響過不停,這個單位裝幾百箱,那個單位幾百箱,送到哪里,忙得不亦樂乎。”
過去,寧海白枇杷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果子還沒成熟,就有企事業單位來訂購。價格也是高高在上,一直按顆賣,最大的個頭一顆賣10塊錢,再小點的36個賣80塊。不過,這一切,都在去年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陳剛滿說:“以前根本就不愁嫁,今年的話,必須回歸理性,回歸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去。去年開始,國八條出來以后,我們就沒了。銷量明顯就下去。今年我們去回訪了,現在有些國企的,說我們現在國八條出來也是知道了。他說我們自己買一點,自己掏錢,也不用公司出面。”
一方面,來自政府等相關部門的訂單下降到零,另一方面,今年的寧海白枇杷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據初步預計:今年寧海縣的白枇杷產量將達到400萬斤,比去年增產67%。豐收之余,銷售怎么辦?寧波市寧海縣副縣長徐真民說,政府和農民現在都在發愁銷量問題:“今年基本上政府基本是沒有訂單,全部市場化,老百姓很擔心,在銷售問題上,可能會出現協作怎么來銷售,我擔心這個問題。”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