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明共種了50多畝楊梅,其中有5畝是大棚楊梅。前幾天,他在“農民信箱”發了一條“大棚楊梅上市,歡迎采摘”的購銷信息,結果他的手機就被打“爆”了,詢問價格、地址的人一個接一個,令他忙得不可開交。
“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種楊梅,但大棚楊梅并不多見。當市場上還難尋本地楊梅時,大棚楊梅就搶占先機博頭彩,自然能賣個好價錢。”倪曉明從2009年開始試種大棚楊梅,去年投資20多萬元建起了連棟大棚,這在全省也是絕無僅有的?,F在,他的基地被列入國家公益性(農業)科研項目,由省農科院指導楊梅設施栽培試驗。
“從5月22日開摘以來,至今已經賣了500公斤。”倪曉明估計,今年的大棚楊梅產量有1500公斤,不到一個星期就已銷了三分之一,義烏、浦江等周邊縣市的自駕游客甚至自己找上門采摘游。昨天上午,倪曉明雇了六七名幫工,正在采摘成熟楊梅。記者看到,這些大棚楊梅果形勻稱,摘下一顆品嘗,甜度、口感都不錯。
在大棚里,倪曉明還套種了1000多株火龍果,預計明年7月份可以掛果。倪曉明說,大棚楊梅對光照、溫度、濕度等要求較高,管理很費工夫,但產量穩定、價格高,效益明顯。
一顆黑炭楊梅可賣到1.5元,價格比露天楊梅高出五六倍。而且,大棚楊梅落市時,露天楊梅正好上市,整個楊梅銷售期整整延長了近半個月。
據了解,蘭溪共有楊梅種植面積7萬畝。近年來,部分果農開始尋求新市場,試種大棚楊梅,目前全市共有10畝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散戶、散棚種植,規模程度不高。蘭溪市農業局經濟特產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張啟表示,經過幾年的種植,蘭溪的大棚楊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適合大面積推廣,但由于大棚楊梅成本較高,管理難度大,所以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可盲目投資。(憐雙)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