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鮮梨,一向為煙臺保鮮水果出口的“拳頭”,出口量占煙臺口岸出口水果的五分之一,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但由于煙臺鮮梨種植業大多停留在農戶個體經營基礎上,對國際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國外質量安全要求等信息知之甚少,所以煙臺鮮梨始終徘徊在高端市場大門之外。昨天,煙臺檢驗檢疫局傳來消息,6家企業新近獲得了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3國市場準入資格,煙臺梨出口由此飆增,前4個月,煙臺口岸共出口保鮮梨482批,總量為9697.5噸,出口金額1052.05萬美元,三者同比分別增長了23.9%、28.8%和36.8%。
一直以來,煙臺保鮮梨97%以上出口到印尼、泰國、菲律賓等檢疫要求相對較低的低端市場,對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檢疫要求相對較高的高端市場出口量占比不到3%。而因自身質量安全體系與國外要求存在差距,煙臺鮮梨難以擴大出口,最近兩年,煙臺水果主要貿易市場紛紛出臺技術性指標要求,尤其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高端市場在保持以往苛刻的檢疫要求基礎上,又對農藥殘留等檢驗標準提出限制性要求,雪上加霜的是,煙臺水果第一出口貿易國家印度尼西亞,繼2011年發布公告要求所有進口水果必須提供健康證書后,又提出只有經過新鮮植物食品安全體系認證國家的水果方可直接進入印尼的雅加達港口,這讓煙臺梨出口更加艱難。
為幫助鮮梨產業發展,煙臺相關部門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6家企業獲得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高端國際市場準入資格,同時還幫促企業建立健全了出口鮮梨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和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等,完善了鮮梨全程無縫監控,鮮梨品質、口感及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出口渠道的暢通,也將讓煙臺果農受益。此外,還依托國家果蔬及制品檢測重點實驗室技術、人才優勢,加快研發方便、快速、高效的檢測技術,擴大檢測項目,保鮮水果檢測周期平均縮短1.5天。(雨菱)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