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西大部甘蔗正處于分蘗盛期至拔節初期,由于受持續強降雨和高溫天氣影響,甘蔗田間高溫高濕小氣候有利于甘蔗病蟲害的發生與繁衍。據各地植保部門調查監測,當前全區甘蔗病蟲發生已經進入關鍵時期,田間主要病蟲有甘蔗螟蟲、甘蔗薊馬、蔗根鋸天牛、金龜子、甘蔗綿蚜、甘蔗黑穗病等。
一、發生動態及趨勢預報
1、甘蔗螟蟲。甘蔗螟蟲主要以二點螟和條螟為主,其次為大螟、黃螟和白螟。截至5月24日,統計甘蔗主要產區南寧、崇左、來賓、柳州、百色、河池、欽州、北海、防城、貴港9個市的31個縣(市、區)第1代甘蔗螟蟲發生情況,發生面積720.6萬畝次,占種植面積的47%,發生較去年輕。宿根蔗受害明顯重于新植蔗,宿根蔗枯心率一般為2%~15%,高的達35%~45%,個別達68.9%(大新縣);新植蔗一般為1%~4%,高的16%。其中來賓市第1代甘蔗螟蟲發生面積214萬畝,占種植面積的82%,經防治后,枯心率控制在5%~10%的有43.5萬畝(占種植面積的16.7%),11%~20%的119.2萬畝(占45.7%),21%~30%的13.1萬畝(占5%),30%以上的4.4萬畝(占1.7%)。據興賓、靈山、橫縣等地調查,宿根蔗田間畝殘蟲量一般為35~100頭,最高271頭/畝。根據第1代甘蔗螟蟲殘蟲量和發育進度,結合歷史資料及氣象因素等綜合分析,預計全區大部第2代甘蔗螟蟲為中等偏重程度發生,蟻螟盛孵期在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防治適期為5月下旬末至6月中旬初。
2、甘蔗薊馬。甘蔗薊馬目前處于發生初期,主要發生在抽蘗較早的宿根蔗。據柳城、賓陽等地調查,甘蔗有蟲株率一般為1%~9%,高的達15%,個別達60%。預計全區中等程度發生,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下旬。
3、甘蔗黑穗病。當前中等偏輕程度發生,主要發生在2年以上宿根蔗上。據柳城、扶綏等地調查,發病率一般為1~2%,高9%。因該病在同一塊蔗田發生較為分散,當田間發生密度較小時,大多數蔗農往往容易忽略防治。預計全區偏輕局部中等程度發生,流行盛期6月下旬至7中旬。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