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產業網訊: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和史密斯菲爾德29日聯合公告,雙方達成一份最終并購協議,雙匯國際以價值約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7億元)的價格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已發行的全部股份。
在中國食品安全不斷升華的背景下,雙匯的這一舉措的目的是什么?從雙匯角度來看,此次收購將對雙匯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一方面,有助于雙匯集團較好地保證其食品安全,從目前市場交易為主的模式轉換為上下游一體化的模式,將對其經營結構和市場形象會有較大的正面影響;另一方面,從公司業務發展的角度看,將有助于雙匯集團以較低的成本發展質量更高的中高端低溫肉制品。
收購溢價率超過31%,不算太精明。公司年收入131億美元,利潤僅2.34億美元,年增速3%。企業之大,利潤之薄,管理難度不小。企業在美、墨等國的分支多有涉及環保的麻煩。公司品牌和技術一流,但如何為我所用是個問題。雙匯此舉風險很大。
雙匯收購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最大風險是什么?是中國放松乃至取消瘦肉精禁令。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國而言,內資企業沒有參與的外國違規、有害商品要想合法化,會遇到巨大阻力;但如果內資大型企業參與了外國違規、有害商品的生產銷售,則此種違規、有害商品很可能順利合法化。”
商業觀察家陸新之直言,“國企與銀行勾勾搭搭,盲目杠桿收購埋下未來巨額壞賬的禍根!”
關于史密斯菲爾德
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養豬及豬肉生產企業,在全球12個國家開展業務。該公司2012財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收1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2億美元增長7.37%;運營利潤7.2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0.95億美元下滑34.06%;凈利潤3.6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21億美元降低30.71%。
作為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是美國規模化養豬的典型代表。它是美國主要的鮮豬肉和包裝肉類生產、經銷商以及全美最大的生豬生產商,擁有58100名員工,擁有從生豬養殖到屠宰加工一條龍產業鏈。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每年養豬約1500萬頭豬,一年屠宰2700萬頭,除了滿足美國國內的需求,還大批量向中國等市場出口豬肉。每天宰殺生豬近8萬頭,以每天工作16小時計算,每分鐘就有33頭豬被宰殺。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