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過快遞人員送來的紹興市生姜檢驗報告,嵊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俞朝的嘴角微微上揚:“這么多年來我市生姜檢測都合格,這次肯定也不例外。”翻開檢驗報告,所有送審樣品結論都顯示為合格,醒目的字眼印證了俞朝的自信。
抽檢6個樣品,未檢出“涕滅威”
為了讓嵊州姜農應對“毒姜軍”事件時更有底氣,嵊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抽取了該市秋林生姜專業合作社、老兵生姜專業合作社和石璜鎮溪東無公害生姜基地等的6個樣品約30斤生姜,送往紹興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定量檢測。
此次抽檢使用液相色譜儀,專門針對毒生姜所含的劇毒農藥“神農丹”進行檢測。“神農丹”的主要成分是涕滅威,這是一種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50毫克就可以導致一個人死亡。而此次檢測中,嵊州市生姜未檢出涕滅威(包括涕滅威砜和涕滅威亞砜)含量。“可以負責地說,本土種植的生姜沒有絲毫涕滅威殘留。”俞朝說。
本地銷量平穩,外地銷量低迷
帶著權威部門的檢測報告,俞朝一路趕赴石璜鎮。看著報告中“合格”字樣,秋林生姜專業合作社社長邢秋林激動地說:“雖然目前銷往外地的生姜有所減少,但我們對自己生姜的品質多了一分自信和從容。”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受山東“劇毒姜”被央視曝光的影響,嵊州市生姜價格較去年同期約下降三分之一,每斤生姜價格在7元到8元之間。由于前期媒體及時做了正面宣傳,銷往本地市場的生姜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外地生姜交易量卻出現低迷的情況。“往年這個時候電話不斷,來村里收購生姜的外地貨車如長龍般停在村道邊,現在外地收購商明顯減少了。”看到記者,石璜鎮朱村生姜種植戶陳芳松放下農具前來訴說。
嵊州各方努力,多渠道提升銷量
為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陳芳松告訴記者,這些天他正積極聯系義烏等地的朋友幫其代賣生姜。“3天來,義烏的朋友已經幫我代賣了500多斤生姜,現在有了檢測報告,我還要積極聯系媒體為我們做正面宣傳,借此機會打響嵊州生姜的牌子。”
此次生姜風波也讓邢秋林清醒地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如果擁有自己的品牌,那么我們面對類似情況就多了一份保障與信譽。下階段我打算注冊品牌,打響嵊州無公害生姜的牌子。”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