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經開始進入地產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了。6月的桃子、7月葡萄,還有早已上市的西瓜,我市的水果種植大戶們也摩拳擦掌,準備在這個收獲的季節打個漂亮的“銷售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無論是走品種路線還是創新營銷模式,“趨市而動”還是水果大戶們的共同選擇。
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2012年我市規模化水果栽培面積9.43萬畝,水果產量11.35萬噸,產值4.55億元。其中桃樹栽培面積6.16萬畝,產量7.29萬噸;梨樹1.21萬畝,產量1.82萬噸;葡萄1.13萬畝,產量1.56萬噸;其他水果0.97萬畝,產量0.68萬噸。“我市各地根據水源、氣侯資源等條件,積極推廣各類適合當地栽培的水果優良新品種,調整、優化水果品種結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市農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了解,我市有不少水果種植戶青睞引進、培育優良新品種。
裕安區獅子崗鄉有一座遠近聞名的萬畝桃園。該鄉新華村書記蔣厚倫告訴記者,他們的桃子主要銷往外地,遠至東北、寧夏,近有湖南、河北。引進優良品種是桃園的主要做法,“我們的桃子品種是從美國引進,結的桃子口感好、糖分高,最重要的是質地比較脆硬,這讓我們在遠銷外地的運輸過程中有很大優勢。”蔣厚倫解釋道,另一方面,由于桃子的價格比較高,本地水果批發商往往不愿采購,這也是桃園主打外地市場的又一因素,“最近我們在跟家樂福談合作,希望拓展市場。”
來源:六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