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來臨,夜市大排檔人聲鼎沸,而小龍蝦一直是夜市排檔的主角之一。但網上流傳"小龍蝦喜生活在臟污環境、被用來清污,體內重金屬嚴重超標無法食用"的說法,挑戰著人們的味蕾和神經:小龍蝦到底能不能吃?
檢測未見重金屬超標
針對網絡上各種傳言,近日,北京市食品辦聯合衛生、工商等相關部門,對主城區范圍內銷售的生鮮小龍蝦以及餐飲企業內待加工與成品小龍蝦開展抽樣檢測,取樣單位主要來自京深海鮮、大洋路、盛華宏林、北京錦繡大地等大型水產集貿市場,以及簋街等小龍蝦銷售與食用集中場所,監測指標包括鉛、鎘兩個常見重金屬指標。
此次抽檢的小龍蝦主要來自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水產養殖基地,未發現在河道、稻田中捕撈的所謂"野生小龍蝦".抽檢的25個小龍蝦樣本的蝦身可食用肉質部分中鉛、鎘含量均低于國家標準中對于甲殼類水產動物及制品中鉛、鎘的最大限量值0.5mg/kg.
農業部漁業產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主任賈麗表示,小龍蝦屬于淡水蝦的一種,對重金屬離子具有富集作用,吸附強度表現為蝦肝
市售小龍蝦多為規模養殖
網絡上還盛傳小龍蝦養殖成本高,市面上所有的小龍蝦基本上由閑散農戶在本地河溝里收集,往往越是污染嚴重的河道小龍蝦越多,水越干凈,死得越快。
北京簋街餐飲協會會長、北京花家怡園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花雷對此并不認同。他解釋說,小龍蝦確有生長在稻田里、鄉村水溝里的,但光靠這些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同時,小龍蝦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強,養殖成本并不高。"北京市場上的小龍蝦是從外省市進貨,由于污水溝里小龍蝦生命活力弱、賣相差,在運輸過程中又極易死亡,沒有經銷商愿意批發販賣,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小龍蝦幾乎都是人工養殖的,生長環境良好,并非來自受污染的河道、溝渠。如簋街最知名的"麻小",主要來自白洋淀、江蘇盱眙一帶。"
賈麗也介紹,小龍蝦是雜食動物,其適應能力強,在干凈和污泥環境中都能生存,科學實驗表明,小龍蝦更喜歡清潔的水質和新鮮的食物。"一些消費者以"污水溝中容易捕捉,清水中不見蹤跡"這一現象來判定小龍蝦喜歡棲息在骯臟的環境中是不科學的。因為清潔水體中生長的小龍蝦活力強、活動空間大,沒有專門的工具很難捕捉到。"
來源:京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