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谷物理事會(ig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大米進口預測數據上調了4.5%,為230萬噸,因為大米消費超過產量,鄰國越南的大米供應更加低廉。
去年中國的大米進口量為250萬噸,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進口國,僅次于尼日利亞。
igc預計今年中國的大米消費量將從上年的1.395億噸增至1.431億噸。大米產量預計為1.425億噸,也高于上年,不過低于預期的消費。
igc稱,進口商從海外進口更加低廉的大米供應。
中國廣州地區長粒成品米價格超過了600美元/噸,相比之下,越南同等規格的大米價格低于400美元/噸。
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的大米進口量達到了993,313噸,年比增長85%。越南和巴基斯坦分別占到了中國大米進口總量的60%和29%。
分析師預計今年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加州大米貿易商集團總裁稱,中國農戶將稻田轉播上玉米,提振了中國大米進口。
貿易商和分析師稱,國內發現鎘大米,也將推動大米進口。
不過igc稱,尼日利亞今年仍將是全球頭號大米進口國,進口量將達到270萬噸,不過比上年減少18%。
雖然尼日利亞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最大的大米生產國,但是其產量增幅要小于消費增幅。過去五年尼日利亞大米消費增幅在7%,今年可能達到創紀錄的580萬噸。
去年尼日利亞大米進口量大幅增加,因為貿易商預期進口關稅將會上調,從海外進口更多的大米。(互聯網)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