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市一年一度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本周將啟動,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透露,今年要向大海中投放近10億單位的漁業資源品種。這么多的魚蝦蟹苗從哪里來呢?本地育苗企業能滿足需求嗎?昨天,記者到位于城陽區上馬街道東張社區的康勝良種養殖有限公司探訪,發現這里的蝦苗已長大到了1厘米,完全能夠滿足放流的要求。
發布
今年增殖放流10億單位
記者從海洋與漁業部門了解到,為了持續恢復漁業資源,今年青島市將繼續向大海中投放近10億單位的魚蝦蟹等漁業資源品種,海水放流水域主要選擇膠州灣、靈山灣、鰲山灣、嶗山灣、唐島灣等海域;淡水水域主要選擇萊西湖、尹府水庫等大型水庫。之所以選擇這些區域,是因為其水質條件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自然餌料生物豐富。
根據規劃,今年膠州灣放流中國對蝦2億尾,靈山灣放流梭子蟹650萬只,牙鲆80萬尾,金烏賊20萬只;鰲山灣放流中國對蝦2億尾、日本對蝦6500萬尾,梭子蟹650萬只,魁蚶3000萬粒;嶗山灣放流梭子蟹2000萬只,海蜇2500萬只,牙鲆120萬尾;唐島灣放流牙鲆60萬尾;萊西湖放流鰱魚40萬尾、鳙魚40萬尾;尹府水庫放流鰱魚60萬尾、鳙魚60萬尾;以上為青島市漁業部門的放流任務,此外,省海洋與漁業廳還將在青完成3.5億單位的放流任務。放流漁業資源各品種的總量達到了10億單位。
根據《山東省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增殖站管理暫行辦法》,山東省(2012年-2014年)省級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海蜇、三疣梭子蟹漁業資源增殖站中標單位中,青島市有11家單位。其中,省級中國對蝦增殖站有4家,分布在膠州灣和旗子灣;省級日本對蝦增殖站共2處,分布在嶗山灣和古鎮口灣;省級海蜇增殖站共2處,分布在嶗山灣;省級三疣梭子蟹增殖站共3處,分布在橫門灣、嶗山灣和膠州灣。除此之外,我市還有十幾家市級漁業增殖站。
現場
18天對蝦苗長到一厘米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