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工信部發布的《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稱,正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并將在年內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再審核清理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
工信部稱,將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檢查,重點要求企業強化內部食品安全管理,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嚴格落實原料與產品進貨查驗、出廠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賬記錄、標簽標識、企業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產品召回等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實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工信部強調,將進一步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投資行為,嚴格按照準入條件要求核準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在2013年年內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項目)再審核清理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項目)。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方案顯示,將落實《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聯合制定發布《全國奶業發展規劃》,引導嬰幼兒配方乳粉優勢企業實施強強聯合、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完善自主創新機制,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工藝、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鼓勵企業加強研發和創新投入,實現產品差異化,避免惡性低價競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健全產業退出機制。
不過,一位券商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奶粉行業的集中度已經較高,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大。
此外,方案還要求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結合年度技改項目安排,將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控制、監測與檢測、安全衛生、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等作為提升質量保障能力的重要內容。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積極推進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加強源頭控制,支持企業發展自有(或自控)奶源基地,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在標準方面,方案要求加快制(修)訂和完善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的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管理標準、檢測標準等,從生產環節嚴格執行各項標準,提升標準的通用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會同相關部門健全標準評審程序和制度,增強標準制定的透明度,并與國外通行或先進檢測標準做合理對比。
來源:證券時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