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南荔枝受廣東、廣西荔枝同時上市沖擊,面對豐產卻不豐收的大環境,不少荔枝產地收購價均跌破1元/斤。近日,記者從紅明農場了解到,紅明紅水果專業合作社積極應對大環境影響,力爭把職工損失降至最低,不讓一顆荔枝爛在地里。
荔枝集中上市 價格一周降3成
據了解,紅明農場荔枝從5月8日開始上市,由于那時紅明地區每日交易量不足1萬斤,因此收購價格較高,接近8元/斤,且銷路暢通。據統計,僅半個月時間,紅明農場“紅明紅”水果專業合作社就組織銷售荔枝162.5萬公斤,平均售價每斤4.5元。行情維持到21日,受氣候影響,海南南部和北部荔枝的成熟時間也趕到了一起,加上兩廣地區荔枝同時成熟,無疑使半飽和的荔枝市場雪上加霜,一周之內,荔枝價格下降了30%。
紅明農場共有3000多戶職工種植荔枝,進入21日后,每天交易量近200萬斤,受到集中上市沖擊,價格便開始一路走低,最低時每斤收購價僅0.8元。
既然是由于產能過剩造成的降價,能否通過技術手段,使荔枝錯開高峰期成熟?紅明農場自營經濟辦主任房頂林介紹,諸如芒果等水果,可以根據市場價格、需求等控制采摘期,漸漸果農就會掌握避開風險的經驗。可是荔枝很難整體控制花期,無法錯峰上市,果實何時成熟“只能聽天由命”。另一方面,荔枝的保鮮技術仍舊是個難題,一旦沒有銷售渠道,放不了多久就會壞了品相。
簽訂購銷合同 努力擴寬銷售渠道
既然不能寄望于大環境,就只能通過拓寬銷售渠道,減少銷售環節,從而降低成本。據了解,早在荔枝上市前,合作社就和知名賣場家樂福簽訂了協議,1200噸的訂單讓“紅明紅”荔枝進駐家樂福,實現了“農超對接”。
與散戶相比,加入到荔枝專業合作社的職工抗風險能力要強得多。記者了解到,即使收購商每斤收購價已低至0.8元/斤,但合作社的收購價都能維持在2元/斤左右,讓許多職工不至于虧損。而這正是因為合作社組織化優勢,減少了收購商逐戶收購的成本。
今年,“紅明紅”荔枝商標被海南省工商局認定為海南省著名商標,這是海南省2012年度100個著名商標中唯一的荔枝水果商標。憑借商標的公信力,合作社也在積極與外省客商聯系,把“紅明紅”荔枝銷往東北三省、上海等地。正是有了質量保證和合作社這個平臺,盡管行情不好,但客商們還是愿意到紅明收購荔枝,才不至于“爛市”使荔枝爛在果園里。
合作社積極對抗大環境帶來的不利因素,也讓職工的心從不安走向平穩。廖廣是紅明農場職工,和許多種植戶一樣,荔枝從每斤7元錢降至2.5元時,他的心也仿佛乘上了過山車。幸運的是,廖廣加入了合作社,即便最低價時,仍然沒有突破盈虧平衡點,加上他的荔枝個頭大、成色好,今年比較往年,雖說是少賺了一點,但是不至于血本無歸。
房頂林說,由于合作社社員實行標準化管理后果子質量好,打造統一品牌,實行農超對接以及走高端市場等因素,社員所種荔枝的價格要比普通種植戶略高。
據了解,紅明紅合作社將召開社員大會,研討、總結今年銷售經驗,集思廣益,進一步開闊思路,調整銷售策略,在維持、提高“紅明紅”荔枝品質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合作社抗風險能力。(曼青)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