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與德意志銀行發出報告,不約而同預期美聯儲最早可能在今年9月開始縮減每月購債的規模。
法國興業銀行外匯研究主管基特·朱克斯(kit juckes)看到的,則是一個即將到來的重要轉折點:“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肯定是減少資產購買計劃,而后就是推高利率。我們將要到達一個轉折點,只是目前還不清晰,取決于數據。但是市場很清楚,目前已經到了(量化寬松的)最后章節。”朱克斯在4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投資者的行為因此而發生變化。2013年年中,全球各地大型并購案層出不窮,全球資金頻繁流動。
朱克斯警告說,這對新興市場而言是一場災難。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對美元發生大面積貶值,導致資本大規模流出。他表示,中國需要對開放后如何應對人民幣的幣值變化做好充分的準備,避免資本外逃現象。
新興市場貨幣處于危險當口
由于市場預期美聯儲將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美元反彈,新興市場貨幣走弱,投資者開始從新興市場撤退。今年5月,24個新興市場貨幣中南非蘭特貶值11.3%,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貶值3.3%。
“(新興市場貨幣)牛市已經結束。”朱克斯表示,“誰都難以避免美國貨幣政策的放大效應。在一個美國控制了全球貨幣政策的環境下,新興市場將過得十分艱難。”
他認為,約在2003-2008年間,全球資本看重這些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將其作為選擇投資地的首選因素。在這期間,全球資金是被“拉”向這些新型經濟體,尤其是亞洲;而從2008年開始,尤其是最近幾年,流向新興市場的資本并非沖著高增長而來,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這些資金是由于缺乏投資機會而被“推”出美國。
“這并非健康的情況,因為如果不‘推’,資金就會回流,新興市場不如此前那么具有吸引力。”他表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