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計劃生豬存欄控制在20萬頭以內,清理拆除各類違章豬舍15萬平方米。”自嘉興市開展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工作以來,桐鄉市各鎮(街道)和市相關部門積極擬定方案、落實責任,圍繞推動生豬養殖減量提質這個重點,推進生豬養殖業空間布局均衡化、養殖適度規模化、養殖模式生態化、配套服務社會化、監管機制長效化,促進現代都市型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為“四化”同步創造良好條件,加快推進生豬養殖業的轉型發展工作。
這些天,桐鄉市龍翔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呂國震的工作被排得滿滿的,對生豬養殖戶進行摸底調查、對違章豬舍開始拆除……隨著全市清理違章豬舍專項行動的啟動,呂國震經常要到下面去看看,搶抓進度,對養殖戶的轉型進行引導等。
在龍翔街道南王村,一輛輛挖掘機正在作業,將一座座豬舍拆除。呂國震告訴記者,5月20日開始,街道首先對最大的一座豬舍進行拆除,這座豬舍占地面積6500平方米,并由此打響了整個桐鄉市集中專項整治行動的第一槍。
“狠下決心、必動真格,清理違章豬舍,推進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不遠處,在待拆除的豬舍上,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5月20日,桐鄉市在龍翔街道專門召開了清理違章豬舍暨生豬轉型發展現場推進會,會議對清理違章豬舍專項行動及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和部署。
“生豬養殖業轉型發展的前提和關鍵在‘拆’。我們力爭用一年時間完成三年的拆遷任務,加快轉型升級。”桐鄉市副市長錢松華認為,要將“拆”與“管”相結合,做到與治水、完善死豬無害化處理體系、促進安全衛生以及發展生態養殖等相結合,爭取用一年時間完成清理拆除豬舍29萬平方米。實現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生豬養殖水平有所提升,食品安全有所保障,農民收入有所增加。
目前,石門鎮、洲泉鎮等地也開始廣泛宣傳、強勢推進,對違章豬舍進行拆除,并引導養殖戶轉產轉業,建立長效機制,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