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檢測:顯示銅元素含量超250ppm
浸泡:用去離子水浸泡,可檢測是否葉子本身含有
下周就到端午節,很多市民習慣買點粽葉自己包粽子。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自己買的粽葉煮后竟然發出一股銅銹的臭味,懷疑是經過硫酸銅處理的。
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農貿市場,隨機購買了鑫益佳、又一春兩種銷量不錯的品牌真空包裝鮮粽葉和稻香村的干粽葉,并針對其中的銅含量做了實驗。實驗結果顯示,干粽葉未發現含有銅元素,而兩款鮮粽葉的銅含量竟然都超過了250ppm(百萬分之含量)。按照國家標準,食品中銅含量不得超10ppm。
中國農業大學范志紅教授表示,正常鮮葉不可能有如此高的銅含量,兩種粽葉都有后期加工“返青”的嫌疑。
據了解,硫酸銅是一種有毒物質,食物含有過量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市民反映
鮮葉包粽子煮出“銅銹味”
“這是什么味兒啊,怎么這么難聞?”家住首經貿附近的侯女士上周六非常郁悶,本來滿心歡喜地包了一鍋粽子,但是待下鍋煮的時候,侯女士卻覺得非常不對勁。
“整個廚房都是一股很難聞的味兒,有點苦,有點臭,聞起來跟化學物質似的。”侯女士上網一查,結果令她大吃一驚,“網上很多信息都表明,我買的真空包裝的鮮粽葉是用硫酸銅泡過的,怪不得聞著有股銅生銹的味道,顏色還這么綠!”
雖然心里覺得浪費,但是侯女士最終還是把一大鍋粽子給倒掉了,“還是明天去逛逛菜市場早市吧,看熟人那里有沒有新鮮的賣”。
市場探訪
挑選粽葉居民自創辨別法
記者走訪發現,由于地域限制,目前北京地區所售粽葉一般都為竹粽葉,葦粽葉較少,而出售最多的是干葉(也叫黃葉)和真空包裝的鮮粽葉。
前天下午,記者在團結湖農貿市場拿起一包鮮粽葉看包裝說明時,旁邊一位大媽湊過來熱心地詢問是否要買粽葉做粽子,看到記者點頭,她立馬說:“沒看新聞嗎,加工的鮮粽葉很多都是泡了硫酸銅的,最好買干粽葉。”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不少人對于挑選粽葉格外謹慎,甚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千萬不要買顏色特別鮮亮的特別綠的,聞起來有怪味的也絕不能要,要買那種顏色有點灰暗,聞起來有清香的。”家住右安門附近的張大姐說道。
來源:法制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