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先后兩起不同地區消費者向廣藥王老吉發起的“口味維權”,再次把廣藥王老吉和加多寶涼茶這對恩怨糾葛的冤家推到了風口浪尖。在《食品指南》6月6日舉辦的“口味維權”新思考專題研討會上,學者、教授和研究員分別對這一消費者維權的新形態展開了討論。“口味也是消費者相當看重的產品一部分,消費者在此上的權利應當得到足夠的尊重。”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肖江平在會上表示。
在場的學者、教授認為,首先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消費者對“口味維權”,這是2013年出現的消費者維權的新形態。“這表明消費者從僅僅關注產品本身質量,發展到了同時關注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上海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品牌廣告研究中心主任張祖建表示。
維權事件緣起及“第一案”的由來
家住山東濟南的劉先生于今年春節期間,在濟南華聯超市購買了一箱廣藥王老吉紅罐涼茶,當時看到外觀包裝與原來的紅罐王老吉包裝一模一樣,旁邊的廣告語“185年獨家秘方正宗涼茶王老吉從未更名”等宣傳信息后,便買了下來。但飲用中,劉先生發現,現在商場出售的紅罐王老吉涼茶口感與原先的完全不同,感覺自己上當受騙,并認為包括自己在內的消費者仍會受到“廣藥王老吉”外包裝和廣告宣傳的誤導而導致錯誤購買,所以,一怒之下便將廣藥王老吉告上了法庭。4月2日,劉先生起訴廣藥王老吉“虛假宣傳”訴訟一案,在山東歷下區法院正式立案。
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遼寧。4月初,沈陽消費者吳女士在沈陽中街興隆大家庭超市購買了一箱廣藥王老吉紅罐涼茶,但發現口感、味道與原來有很大差別,認為被騙,故一紙訴狀將廣藥集團下屬公司廣州廣藥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因廣告語等錯誤引導導致的錯誤購買損失,目前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
如何維護消費者利益口味是否能維權?
口味,其實也就是配方的直觀感受,配方是產品的一部分,是決定產品屬性的關鍵。已知的先例可鑒,在1985年轟動美國的可口可樂改配方事件中,改變百年傳統配方引起了消費者的巨大反感與抵制,并最終使可口可樂公司重用原來配方。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