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居民舉報,在小區內有地下加工點,里面飄出的香味不斷。
記者走訪了該飲料加工點,發現平時都是緊閉的大門正半開著,有人不時在進出搬運飲料。記者找到了該加工點的后門,發現后門敞開著,旁邊一扇窗戶上的排氣扇將加工點內的熱氣和煙霧排出,記者聞到煙霧內混合著奶香味和多種果香。
20分鐘后食安辦工作人員連同市北區工商部門、市北區質監部門執法人員以及大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對于執法人員的詢問,工作人員表示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干活的。
記者看到,這個飲料加工點,空間高度開放,一些空氣中的灰塵在車間內飄蕩,幾只蒼蠅不時地在煮著原料的鍋邊轉悠。房間的倉儲庫內儲存的原料十分豐富,制作奶昔、奶茶、果汁所用的牛奶、成品茶包、果粒、香精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應有盡有。儲存區域內各種香精混合產生的氣味十分復雜。
在該區域內的一處平臺上,記者看到這里堆積著大量白色、黃色和紫色的粉末,所有的這些粉末均使用透明的塑料袋裝著,外包裝上沒有任何產品信息,只有一處簡單的編號。平臺下面放著的許多桶裝果粒也存在相同的情況。
在加工車間和儲存區域內,執法人員看到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白色塑料桶,桶內裝著制作飲料的果糖、紅糖水等各種材料以及制成品,觀察這些容器,現場的執法人員發現這些桶明顯是長時間反復地使用,因此有的桶已經泛黃。這些桶平時多一次性使用且不能接觸熱源,如果長期使用且處于一個溫度較高的環境下,這些桶可能會析出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消費者在飲用這些飲料時,有害物質會被人體所吸收,當積累到一定的量時會對人體有負面的影響,嚴重者甚至有致癌的風險,因此這是堅決不允許的。
執法人員發現有些原料的使用量上太過模糊,一些原料和添加劑的使用多以“包”和公斤、千克等為單位。執法人員表示在有些添加劑的使用上應以克甚至是毫克來計量,如果使用過量,其中一些工業合成的成分會對人體的腎臟造成負擔,危害身體健康。
目前,該加工點目前涉嫌無照從事食品經營活動和超范圍經營,他們將暫扣該加工點的主要原料和生產工具,同時立即立案調查。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