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山西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蘆筍科研團隊到右玉的沙化區蘆筍生產試驗示范基地采收蘆筍,經過試驗示范和具體測算,沙化區種植蘆筍最高每畝可增收2000元,經濟效益高,同時可以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生態效益良好。該項科學研究開創了我國高寒區沙化土壤種植蘆筍的新紀錄。
我國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省一些市縣沙化問題也日漸突出,而蘆筍能在氣候多變、土壤貧瘠的地方生長,有著改良土壤和防風固沙的重要作用,可稱為“沙漠先鋒植物”。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從2010年開始,進行了蘆筍種質資源收集和右玉沙化區生態保護型蘆筍生產技術模式試驗與示范,該所主持的“西北沙化區生態保護型蘆筍生產技術模式研究與示范”是國家公益項目“蘆筍產業技術研究與試驗示范”的課題之一。
目前,該研究項目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研究結果,從引進的15個蘆筍新品種中,篩選出適宜西北沙化區種植的品種2個,并研究出相應的配套栽培技術,進行了100畝蘆筍生產試驗示范。結果表明,在右玉沙化區種植蘆筍,不僅生態效益顯著,而且經濟收入可觀,具有雙重效益。(慕珍)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