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多少“轉基因”?它到底是洪水猛獸還是有益補充?轉基因食品,您能接招么?
端午小長假,來自阿根廷政府的消息,中國已批準從阿根廷進口四種轉基因作物,三種轉基因大豆、一種轉基因玉米。巴西農業部周一宣布,中國已批準進口三種巴西產轉基因大豆。這兩個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特別是業內人士的關注。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會長王小語:到底中國需要進口多少大豆,需要進口什么樣的大豆產品,這都值得商榷。國際糧商賣給中國大豆的實質目的是要擊垮我們的大豆產業,這是一個很關鍵的點。種植水平提升、科學品種提升、產業發展空間增長、我國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的戰略,都受到進口大豆的沖擊。正常的國際貿易是互補有益的,過量所形成的不正常的市場狀態會干擾產業的正常發展。
王小語介紹,黑龍江基本沿用傳統的非轉基因的天然大豆作原料來加工生產,但是1996年大豆進口有100多萬噸,到了2012年已經增長了50多倍。非轉基因大豆在與進口大豆的對陣中,有點兒敗下陣來。國產天然大豆拼不過進口的轉基因大豆。
王小語:我們處于下風,原因很關鍵的一點,我們的大豆種植加工貿易體系在國際企業面前敗下來,并不見得我們自主大豆產業比不過進口大豆產業,雖然它有轉基因的工業化優勢,但是我們有天然的優勢,國內有一些高蛋白的品種并不比國外的差。但是由于大量的大豆充斥,大豆品種沒有辦法種植,同時在購銷上又是混種混收,優質體現不出優價,不同等級的大豆品種混在一起收購銷售,大豆的品質優勢顯現不出來。
王小語希望建立一個非轉基因的保護區,把天然大豆保護起來。我們國家的大豆進口特別是轉基因大豆進口,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生產當中,選擇轉基因大豆作為生產原料的企業,簡單看來,的確和國產天然大豆不在一個陣營。
記者咨詢了山東濟寧某大豆油加工企業的負責人,他表示,轉基因大豆在國內沒有種植,全部從國外進口,且轉基因大豆主要用來榨油,不過會在成品包裝中明確標示出來。
企業責任人:轉基因大豆都是進口的,國內沒有轉基因大豆生產,我們先報到農業部,由農業部批準進口,才能進來。我們國產的品種也有比進口的品種出油率高的,蛋白也有比它們高的,但它能夠抗除草劑,我們的品種不能抗除草劑。不是因為品種上不行要進口它們,一是我們生產規模小,成本高;二是散戶種植的大豆品種雜亂,品質不一樣,不單一;三,食品安全性這一塊說法不一,沒有定論,按說它是安全的。
來源:中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