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斤10元的草魚,近來漲到16元一斤,鲇魚、鱸魚等淡水魚價也紛紛看漲。休漁一個半月以來,海捕魚量減少,供應量轉向養殖為主,部分魚價上漲,活蝦價也漲了2-3倍。
導報記者昨日走訪幾家市場發現,相比于購粽子、艾草等佳節必需品,水產品供應則不受節日影響。一些單價在十多元的魚類受市民歡迎,如草魚、石斑魚等。但與此同時,諸如草魚、鱸魚等淡水魚類,卻有5-8元不等的漲價,“個別還有一些海捕的小黃魚,一斤四五十元。”市民張女士說道。
此外,張女士還說,最近感覺價格漲得最快的是活蝦,“漲了2-3倍,一些養殖的白蝦,一斤就賣到四五十元小斑節蝦更貴,要150元,自己不會特地去買來吃,等淡季再買”。
市場信息員馬先生表示,目前雖然海捕魚量減少,但八市等市場的供應量仍滿足市民需求,“沒有船捕,有的就用釣的,還有的從廣東、海南、越南等地進貨,剩下的像魷魚、黑鯧等,還有凍品庫存的,則通過解凍來賣。”
“到休漁期結束,海捕魚都不會缺貨。”馬先生說道。另據了解,端午過后,廈門漁港監督局仍將嚴格執行伏季休漁政策規定,除了按時上報伏休對象、伏休時間、作業類型、停泊地點等外,還將強化對休漁漁船異地休漁的監管檢查,把1艘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籍、2艘廈門籍異地伏休漁船納入視線、建檔立案,實地查看伏休漁船集中靠泊和漁具入庫情況。
來源:海峽導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