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吉首市“十二五”規劃的主導產業。吉首按照“興茶興農,富市富民”的發展思路,在今后5-10年把茶葉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到2015年,建成以馬頸坳鎮隘口村為中心,輻射司馬河、洽比河、龍舞河、楠木溪、丹青河、峒河流域和庫區移民鄉鎮,10.75萬畝的黃金茶園生產基地。
為加強農業植物檢疫工作,保障農業生產安全,促進茶葉產業健康有序開發。今年,吉首市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植物檢疫工作的通知》(湘植保[2013]15號)和《關于嚴格把好茶葉檢疫手續關》(吉茶辦[2012]13號)文件的要求,制定具體措施,從5月10日起全面開展以茶葉為主的農業植物產地檢疫工作。
一是成立產地檢疫領導班子。全市成立以茶辦副主任譚其友為組長,植保局段科平局長為副組長,植保局全體人員及鄉鎮農技人員為成員的疫情普查領導小組。
二是明確資金保障。市茶辦明確每年給市植保局下撥5萬元經費用于開展產地檢疫工作,保障產地檢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是明確人員,做好產地檢疫登記備案。產地檢疫開展期間,市植保局固定專人,設立專柜,對在馬頸坳鎮、己略鄉、河溪鎮、雙塘鎮、太平鄉、白巖鄉、排吼鄉等7個鄉鎮建立萬畝茶葉開發示范片的農戶情況,簽訂育苗合同的13戶農戶育苗情況進行全面跟蹤調查,并做好詳細的登記備案及上報工作。
四是明確政策,規范渠道,保障產地檢疫工作開展。茶葉辦于2012年4月6日出臺了《關于嚴格把好茶葉檢疫手續關》(吉茶辦[2012]13號)文件,規定:各育苗戶必須按照市植保局的要求認真填報《產地檢疫申請書》,各級茶葉開發相關部門務必經市植保局實地檢查、確認無攜帶檢疫對象并開具《產地檢疫合格證書》后,方可辦理相關的購銷報賬、定植手續。保障了茶葉產地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截至目前,共出動檢疫人員121人次,車輛11臺次,開展茶葉苗木產地檢疫面積812畝,8932萬余株,柑橘苗木面積132畝,400余萬株,青蒿苗120畝,花卉苗木面積30畝。
來源:湖南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